《家》巴金的讀后感400字(精選7篇)
巴金作為現代著名作家,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許多杰出的作品?!都摇肥恰都ち鳌啡壳唬彩沁@位文學大師的代表作,以愛情和婚姻為主線。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家》的讀后感400字,僅供參考
《家》巴金的讀后感400字篇1
今年長假,我把巴金老先生著名的《激流三部曲》中的《家》給讀完了,這本書寫的是辛亥革命后一個大家庭的興亡盛衰。
在這本書里刻畫了很多人物,其中既有倔強守舊的高老太爺、膽小混事的五老爺克定這些支持封建舊制度的人,又有像覺民、覺慧和琴這樣具有叛逆思想的新青年。
這部書重點描寫了覺民和覺慧的大哥覺新,他雖然對封建制度很不滿,但處于高家的長房長孫的身份,心中很矛盾。在書中第四章描述了一個細節,當祖父(高老太爺)和覺慧剛吵完架,覺新就過去和覺慧說:“當祖父罵你的時候,你不要和他去爭辯。你只需要在他罵完的時候說聲“是”就行了?!庇X慧就是從這件事知道了覺新的軟弱。但是我覺得覺新并不是真正的軟弱,而是處于新舊思想的激烈斗爭中,他不知道是該一切聽祖父的,還是聽兄弟的,所以處于矛盾中。
我覺得在現在社會中,也有像高老太爺的人,他們用老眼光看世界,拒絕用新辦法來解決問題,隨意支配自己手中的權力,對社會造成了危害。也有像五老爺克定的那種青年,他們因社會壓力太大而自甘墮落,整天沉迷于網絡,逃避社會責任。
這個世界一直都在變化、都在進步,而且一刻都不曾停止。我們應該向覺民、覺慧兄弟們學習,不要用老眼光來看社會,要用發展的、與時俱進的眼光來重新看這個世界。
《家》巴金的讀后感400字篇2
《家》,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動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覺醒忽然封建勢力的沒落,是文學史上的里程碑。
覺新是這部小說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個人物。由于他處在長房長孫的位置,因此,為維護這個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處,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義。他與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戀情,但是在這個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們作主的。他的父親為他做了親,他沒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親為他安排的一切。雖然他的內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說一個不字。而后他與妻子瑞鈺成了親。祖父死后,陳姨太以血光之災為由,不許瑞鈺在家生孩子,叫覺新送她到城外去。這事對覺新來說猶如晴天霹靂,但他還是接受了,結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為他,郁郁寡歡而死。然而對于這一切悲劇的發生,他無力反抗,甘愿繼續痛苦地過著舊式的生活。
小說中的另一個典型角色覺慧,覺新的弟弟,卻有著與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小說典型地塑造了覺慧這個大膽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他積極參加了學生聯合會組織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動,猛烈抨擊封建家庭。在婚姻問題上,他敢于沖破封建等級觀念,毅然和丫頭鳴鳳相愛。對于長輩們裝神弄鬼等迷信行為,他也敢于大膽反抗。最后,他義無返顧地走出了家庭。
《家》還重點描寫了幾個有著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鳴鳳和瑞玨。這三個女子雖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玨賢慧,鳴鳳善良卻柔中有剛;她們的社會地位也不同,但她們的悲劇結局卻是相同的。作品通過對這幾位女子悲劇遭際的描寫,進一步控訴了封建禮教以及封建道德對弱小、無辜、善良的人們的迫害,強化了全書主旨。
《家》是一部充分體現了巴金創作成就和風格的優秀作品,它充分顯示出了巴金在現代文學小說創作領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家》巴金的讀后感400字篇3
最近正在看一篇長篇小說: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雖然暫時只看完《家》這篇,發現巴金老爺爺對其中的人物刻畫可謂是活靈活現、惟妙惟肖,讓我銘記于心。深刻的感受到巴金老爺爺不愧為偉大的作家。
現在正在讀第二本,當我讀完第一本《家》后,給我的感覺真可謂身臨其境,巴金老爺爺透過對一個大家庭的描寫折射出對舊社會舊制度的厭惡與憎恨,痛斥了人與人在交往中黑暗、違心和奉承,通過三兄弟間性格的不同和對未來社會的不同看法進行了層層更加深入的分析,真讓人眼前一亮。在三兄弟中我最欣賞的是老三覺慧他是一個對前途未來充滿信心,堅定不移的相信舊社會一定會過去,舊制度一定會被舍棄的有志青年,也就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使他和老大覺新的性格剛好背道而馳,就像兩條平行線不可能有任何交叉點一樣,也就注定著他們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老大覺新的性格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懦弱到極點的那種人,在以前就稱他為“無抵抗主義”,也就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導致他身邊最親的人死的死,走的走。雖然他感到無比的痛苦,但這種痛苦卻并沒有讓他改變自己的性格,只是在思想上有了些許轉變,但這種轉變并不足以讓他有所行動,他還保留著那分懦弱。而三兄弟中的'老二覺民則是站在覺慧那邊,但他并不象覺慧那樣沖動,有著沉穩的性格,在必要的時候也回積極主動的爭取幸福,從這點上來說我還是很欣賞他的。因此在整個大家庭中,只有覺民和覺慧站在同一陣線上的,其他人則全是舊社會,舊體制的擁護者,可見覺民、覺慧和這個大家庭的隔閡有多么深,所以覺慧除了恨透了這個舊社會、舊體制外,也恨透了這個只有舊體制和舊制度的大家庭,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了!以此表明他抵抗這個舊社會的決心。
整本書就是圍繞著覺民、覺慧兩兄弟怎么和那個舊社會、舊制度作斗爭并最終獲得勝利的故事,整篇文章以“家”為主題貫穿始終,讓人看了愛不釋手、欲罷不能。
《家》巴金的讀后感400字篇4
第一次讀巴金的《家》是小時候媽媽一句一句念給我聽的。那時,我認為《家》只不過是在寫高公館那個有五房兒孫的大家族。聽的,只是它熱鬧的氣氛罷了。
當我長大了一點時,無意間又翻出這本《家》,粗粗的又讀了一遍,讀出了一些人物的特點,不由得想起了作者?!都摇冯m然是巴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但也有將近十年創作積累,依然不失華麗的文學色彩。
當我再一次讀起《家》,不僅讀出了更深一層的人物性格,而且感受到了封建道德的黑暗與無情。
這本書最主要的人物是高老太爺,他是封建道德的化身,也是高公館這個黑暗王國的君主。覺慧是在家中反抗封建力量的代表,他有著新思想,看到了社會的弊端,他反對舊禮教。但卻被高老太爺囚禁,但是他敢于反抗,在經受了一次次挫折與失敗之后,最終沖出了那個封建禮教的大家庭的束縛,取得了反抗封建制度的勝利。最終,在一個靜悄悄的黎明,覺慧登上了駛向上海的航船,乘著不停東流的綠水走入了他向往的新生活。
《家》巴金的讀后感400字篇5
終于讀完了《家》的最后一頁,心中澎湃的浪花卻沒有平息。它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帶給了我歡笑,悲傷,氣憤,和失望……
《家》描述的是一個封建的大家庭的悲歡離合。在這樣的家庭中,有著不可避免的明爭暗斗,糾紛,不公與壓迫。但又因為身處于新文化運動的開始時期,卻也有令人感到驚奇的反抗。在封建社會的殘酷迫使下,一群年輕可愛的生命受苦,煎熬,甚至是失去生命,因而故事中帶著血和淚,帶著控告與悲憤的呼聲。把斗爭的劍刺向了極度腐朽的封建社會以及害人的封建禮教,并暗示它走向滅亡道路。
我覺得書中最有魅力的東西就是矛盾。主人公中覺慧一群象征著一端,覺新連同老太爺一群象征著另一端。關于覺慧的個性,第三回就已經明顯了——幼稚、叛逆、熱情。剛在督軍暑懷著滿腔激情抒發了多時積累下的憤慨,卻又在家里和老太爺吵上了一通。于是,覺新的話語在旁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實爺爺跟你說什么話,你只要不聲不響地聽著,讓他一個人去說,等他話說夠了,氣平了,你答應幾個‘是’就走出去不是更簡單嗎?”好一次矛盾,好一次思想的撞擊。
說到覺新,便讓我想到了梅:在覺新知道自己的訂婚日后,“他絕望地痛哭,他關上門,他用鋪蓋蒙住頭痛苦。他順從了父親的意志,沒有怨言。可是在心里他卻為著自己痛哭,為著他所愛的少女痛哭。”在父親告訴他要去西蜀實業公司,在他面臨著一生的理想被強制剝奪之時,“一個念頭在他的腦子里打:‘一切都完了。’他的心里藏著不少的話,可是他一句也不說?!庇质敲?,又是思想的撞擊。
《家》巴金的讀后感400字篇6
終于讀完了《家》的最后一頁,心中澎湃的浪花卻沒有平息。它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帶給了我歡笑,悲傷,氣憤,和失望……
《家》描述的是一個封建的大家庭的.悲歡離合。在這樣的家庭中,有著不可避免的明爭暗斗,糾紛,不公與壓迫。但又因為身處于新文化運動的開始時期,卻也有令人感到驚奇的反抗。在封建社會的殘酷迫使下,一群年輕可愛的生命受苦,煎熬,甚至是失去生命,因而故事中帶著血和淚,帶著控告與悲憤的呼聲。把斗爭的劍刺向了極度腐朽的封建社會以及害人的封建禮教,并暗示它走向滅亡道路。
我覺得書中最有魅力的東西就是矛盾。主人公中覺慧一群象征著一端,覺新連同老太爺一群象征著另一端。關于覺慧的個性,第三回就已經明顯了——幼稚、叛逆、熱情。剛在督軍暑懷著滿腔激情抒發了多時積累下的憤慨,卻又在家里和老太爺吵上了一通。于是,覺新的話語在旁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實爺爺跟你說什么話,你只要不聲不響地聽著,讓他一個人去說,等他話說夠了,氣平了,你答應幾個‘是’就走出去不是更簡單嗎?”好一次矛盾,好一次思想的撞擊。
說到覺新,便讓我想到了梅:在覺新知道自己的訂婚日后,“他絕望地痛哭,他關上門,他用鋪蓋蒙住頭痛苦。他順從了父親的意志,沒有怨言??墒窃谛睦锼麉s為著自己痛哭,為著他所愛的少女痛哭?!痹诟赣H告訴他要去西蜀實業公司,在他面臨著一生的理想被強制剝奪之時,“一個念頭在他的腦子里打:‘一切都完了?!男睦锊刂簧俚脑挘墒撬痪湟膊徽f?!庇质敲埽质撬枷氲淖矒簟?span style="display:none">ycN子文庫范文網
《家》巴金的讀后感400字篇7
從中午聽著龔詩嘉的《放不下》,基本是哭著過完2個小時的,看到每個人的掙扎,每個人的痛苦,每個人的無能為力…雖然主角是覺慧,雖然是寫當時社會給人們帶來的痛苦絕望和不合理的制度,慫恿覺慧為后人開啟一條光明的路。就像覺慧說:“讓他們來做一次犧牲品罷!”。真的是感動。大概是我們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也許我不能體會覺慧吧!也許我永遠也成不了像覺慧那樣的人。
我更被覺新而感動,也為他感到可悲可憤(他自己只是一未的為別人著想,破滅了自己的愛情,又因為家庭的`封建制度又失去深愛自己的妻子。)也許就想覺慧說的那樣,是他懦弱,也許是他不想讓自己的弟弟受到家里人的責備,也許是他不想讓自己的家里人因為自己而生氣…他做了好多好多…書里大概是說他的懦弱吧!可我還是想他不是懦弱,他是為了別人,我看了這書沒對慧覺有什么想法只是覺的覺新真的太可憐了他幸運的是有一個賢惠了解自己的妻子,也許他自己也覺得滿足——他肯定很滿足——他不是那中不知道知足的人——
看看書中覺民為了自己的愛情而努力也很讓人觸動,看到這我明白命運是自己把握的…每個人都要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