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觀后感300字小學生
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解放軍們克服種種困難,縱橫十一個省份,攻占七百多座縣城,進行了三百余次戰斗,突破敵人的重重包圍。那么你知道長征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長征觀后感300字小學生,希望你喜歡。
長征觀后感300字小學生【篇1】
長征, 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間,中國工農紅軍主力自長江南北各革命根據地向陜甘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戰略轉移。這是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戰略大轉移,紅軍們戰勝千難萬險最終到達目的地??偣查L達二萬五千里。
這是多么艱苦啊!平日,我們一點路都不愿意走,吃不了苦,可紅軍卻有堅韌不拔的意志!長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紅軍不騎將軍的馬,不吃將軍的糧食,最后英勇的犧牲了;雪山上,炊事員郭大叔背著一口大鐵鍋,在山上走著走著就倒在雪地里了,臨死雙手還牢牢地抓著鍋沿兒;沼澤地上,一個士兵快被沼澤吞沒時,旁邊的士兵為了救他自己卻永遠地埋在了沼澤地里……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寶貴啊。爬雪山,過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們都完成了,因為他們只有一個目標:“新中國”。長征途中,紅軍歷經艱難困苦,而我們現在,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吃東西挑三揀四,這個要吃,那個不愛吃,還怕苦怕累,怕臟怕受委屈,在家里就像個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和紅軍一對比,真是慚愧極了。
作為小學生的我們不得不被紅軍的大無畏,堅強與樂觀主義精神所打動。然而我們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困難面前決不低頭。用科技強國,以人才壯國。讀了長征,我們要從生活做起,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能吃苦,不怕累,做一個堅強的人。
長征觀后感300字小學生【篇2】
長征,這震驚中外舉世皆無的兩萬五千里的軍事長征,是中國紅軍的戰略大轉移。中國工農紅軍長驅二萬五千余里,縱橫十一省。長征途中,天上有敵人飛機轟炸,地下有敵人幾十萬軍隊的圍追堵截,還有湘江、烏江、金沙江、大渡河、瀘定橋、五嶺、烏蒙山、大雪山、草地等天險的阻隔,紅軍要戰勝克服這些艱難險阻,不僅身體要遭受超出人類種.種極限才能忍受的痛苦,而且還要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代價。長征本身是一曲悲壯的交響樂,一首悲壯的詩,一幅悲壯的畫。
《長征》概括性地講述了中共工農紅軍從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間從長江南北各革命根據地向陜西、甘肅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戰略轉移。片中,我們看到了許多紅軍戰士在戰場上英勇殺敵,一些戰士受傷怕拖累大部隊而自愿犧牲的景象。還看到了戰士們過草地因沒有食物只能吃草根,喝泥水……影片最后描述了紅軍過完草地,毛主席騎著馬兒在草原上奔騰的場景,頓時,影片的高-潮被掀了起來,中共工農紅軍的長征勝利啦!
觀看完影片,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因為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與長征是有著緊密的聯系。今年是紅軍勝利的第70周年,人們都給予廣泛的關注。中央電視臺也舉辦了“我的長征,重走長征路”的活動。學校也要求雛鷹假日小隊去采訪老紅軍等等。人們重視長征,是因為它給我們帶來的是無數的感人故事,讓新一代的孩子學習長征精神。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沐浴在祖國和煦的陽光下成長。我們不可能也永遠體驗不到紅軍戰士過草地、雪山,與敵人奮戰的艱辛。更加體驗不到,紅軍戰士們愛國的一腔熱血。那么多的戰士犧牲了,但我相信,他們不遺憾什么,因為這一切,都是為了祖國。“為了祖國!”這4個莊嚴的字,它凝聚 了無數愛國人的力量,他們奮斗,他們艱辛,卻不求回報。我們幸福的生活正是用無數戰士的鮮血換來的,難道我們不應更加努力,學習他們的精神嗎?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這首七律,是毛主席在長征過后寫出的,它蘊含著毛主席對長征的種.種感受,56個字就概括了有著多少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的長征,也能充分體驗出,毛主席對長征勝利的喜悅。正如毛主席所說:“萬里長征之邁開了第一步。”是啊,萬里長征是前人打下的奠基石,后面的路還要我們自己走……
我們祖國新一代的人才,需要沿著像萬里長征一樣的路走很久很久,長征精神是我們學習的典范,而真正開拓祖國的義務,在我們手中!
長征觀后感300字小學生【篇3】
今年10月,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紀念日。從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整整兩年中,中國工農紅軍離開了原來的根據地舉行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長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創造的英雄壯舉,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長征以世所罕見的艱難困苦鑄造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象征。
王瑞,一個16歲紅軍小鬼,詮釋了那些歷史上的著名事件,遵義會議,四度赤水,飛奪瀘定橋等等。當紅軍輾轉行軍,危機重重,九死一生的時候,幾乎沒有人能夠知道去哪里?為什么要走?連毛主席也說不知道該怎么走,他說,我知道那是錯誤的,所以不要跟著錯誤走,而其他人的的回答是:跟著走!或者跟著毛主席走。
在遵義會議的時候,面臨著紅軍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各位領導人都很焦急,但是影片沒有直接表現出那種緊張的氣氛,而是通過王瑞去送宵夜時,被毛澤東罵,之后再通過另一位領導人對王瑞的解釋說:“現階段的情況很緊張,毛澤東他們在沒日沒夜的開會,你打斷了他的思路,所以他才會對你兇的,表現出來。會開完了,第二天早上毛澤東同王瑞偶然相間了,毛澤東想起那個小鬼就是昨晚被自己兇過得人,于是跟他聊了起來。期間,毛澤東看王瑞口袋里鼓鼓的便問那是什么?王瑞便掏出來那四只紅色的蠟燭,毛澤東要他好好保存,以后會有用的。在看電影的過程中,老師要我們注意那紅色的蠟燭,在紅軍長征勝利后,紅色的蠟燭又出現在熒屏中,但與前次不同的是,這次的紅色蠟燭是點燃的。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紅色是否代表了中國的紅色政權,點燃的蠟燭是否代表了中國紅軍長征的勝利,中國革命的勝利是紅軍用鮮血換回來的。蠟燭一般是代表著奉獻精神,紅色的燃燒的蠟燭也代表了紅軍的奉獻精神。
影片中的一幕幕場景使我記憶深刻,遵義會議后,正是毛澤東同志的正確領導,紅軍才能擺脫敵人的一次次圍剿,紅軍知道了自己往哪里走——向勝利的方向走;影片中以浪漫的手法——王瑞姐姐的歌聲去打動那些彝族同胞,以以誠待人的方式終于取得彝族同胞的信任。
紅軍需要渡過天險大渡河,三條小船無法渡過千軍萬馬,而為了能夠搶渡瀘定橋,紅軍戰士不畏艱辛,王瑞所在部隊奉命沿江而下,搶奪距安順場渡口三百二十里的瀘定橋,只有這樣,紅軍才能通過天險大渡河,北上抗日。晚上,下著大雨,懸崖下的羊腸小道,道路泥濘難行,紅軍戰士餓著肚子強行前進,因為對岸就是去增援的敵人,如果讓增援的敵人搶了先,后果不堪設想。好在雨越下越大,對岸的敵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來宿營。而紅軍戰士們憑著頑強的毅力,仍舊冒雨、踩著泥濘前進。日以繼夜趕赴目的地,紅軍組織的突擊隊,攀著鐵索橋,冒著對面橋頭堡敵人的槍林彈雨,匍匐前進,勇敢頑強地沖向被敵人拆成只有十三根鐵索地瀘定橋,最后勇士們沖破了敵人在橋頭堡的火墻,為他們身后千萬個紅軍戰士順利通過瀘定橋鋪平了道路。王瑞最后一位親人——姐夫肖德昌犧牲了,從懸空的鐵索上中彈跌落到洶涌咆哮的大渡河激流中;他的彝族兄長達爾火——這位參加紅軍才二十多天的小伙子在把彈痕累累的紅旗插上橋頭堡時,也被流彈擊中,挺立在橋頭堡一動不動,手里仍舊高舉著那彈痕累累的紅旗,一個個赤血男兒懷著革命的激情和對革命勝利的渴望,克服重重困難使國家轉危為安。敵人的槍炮是猛烈的,卻始終打不倒戰士們勇敢的心,自然條件是惡劣的,但依然撼不動他們對革命勝利的憧憬。為了革命,他們甘愿獻身,為了新中國,他們不懼死亡,他們用熱情和鮮血締造了中國革命的輝煌明天。
紅軍長征是艱辛的,二萬五千里的長征磨練了中國共產黨,也為紅軍保留了后續力量,成為了后來的精英領導。同時,通過長征生存下來的紅軍也是偉大的,我想我們應該牢記這段歷史,牢記為中國革命事業獻身的共產黨。
長征觀后感300字小學生【篇4】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后盡開顏。
紅軍戰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漫漫長征路上,不僅有槍林彈雨,還有急流險灘、雪山草地,更有饑餓、寒冷、疾病等難以想象到的困難。面對各種險惡的環境,紅軍就像竹石,在巖石縫中發芽、成長,顯示著生命的頑強。他們個個都是鐵骨錚錚的漢子,永遠不會服輸,永遠接受著挑戰!
在長征路上,紅軍戰士創造了無數驚人的奇跡。就說飛奪瀘定橋那次戰斗吧。素有“天險”之稱的大渡河讓人看了心驚膽寒??墒沁@場戰役是多么的重要啊!不能輸,決不能輸!一咬牙,一跺腳,拼了!戰士們冒死建奇功,居然贏了這場戰役。美國人有一對夫婦參觀過瀘定橋后,曾這樣說道:“中國是用那些敢于翻越千山萬水人們的犧牲精神和勇氣統一起來的?!边B美國人也被我們的紅軍戰士震撼了!
我相信長征精神會永遠激勵著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奮發向上,不畏艱難,勇往直前;我相信長征精神會永遠激勵著中國人民不輕言敗,自強不息。
紅軍是長征里程上永遠的豐碑;紅軍更是長征精神的靈魂。讓紅軍英魂萬古流芳!讓長征精神永垂不朽!
長征觀后感300字小學生【篇5】
長征,這震驚中外舉世皆無的兩萬五千里的軍事長征,是中國紅軍的戰略大轉移。中國工農紅軍長驅二萬五千余里,縱橫十一省。長征途中,天上有敵人飛機轟炸,地下有敵人幾十萬軍隊的圍追堵截,還有湘江、烏江、金沙江、大渡河、瀘定橋、五嶺、烏蒙山、大雪山、草地等天險的阻隔,紅軍要戰勝克服這些艱難險阻,不僅身體要遭受超出人類種.種極限才能忍受的痛苦,而且還要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代價。長征本身是一曲悲壯的交響樂,一首悲壯的詩,一幅悲壯的畫。
看完《長征》后,回顧歷史,展望未來,使我感慨萬千。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憑借革命樂觀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相結合的長征精神,帶領中國人民翻了三座大山,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華民族開始了揚眉吐氣的日子。在長征詩中,我領略了中國共產黨人豪情萬丈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感受到中國革命的波瀾壯闊和艱辛曲折,體會到我們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長征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長征的精神激勵著我努力學習,克服生活.學習中的種.種困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身上艱苦奮斗、大公無私的品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如今我們生活在他們為我們創造下的和平年代,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讓我們把《長征》的精神用到學習、生活中,為祖國的強大而努力奮斗。作為一名學生,我要用“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去征服學習、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條條大河,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讀書,決不能浪費光陰,虛度年華。迎來自己人生的“盡開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