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朗讀者觀后感經典(精選6篇)
《朗讀者》這個深藏文化內涵的節目,如一股股清泉,喚醒了人們許久未被觸摸的文化脈搏,每一個朗讀者都珍藏著一段刻骨銘心的心路歷程,在他們敞開心扉的娓娓敘述中,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躍然而出。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央視朗讀者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央視朗讀者觀后感經典【篇1】
朗讀者是秦玥飛,耶魯大學畢業生。2011年8月他選擇了去湖南,落腳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農村,當了一名村官。六年了,他現在的工資只有1700元?,F場有人提問他,去農村有沒有感覺大材小用?
他說:“我也不覺得我是一個大才,因為我在農村這樣一個廣闊天地里,它給了我一個平臺,讓我這個小才,可以有了大用?!?span style="display:none">PmU子文庫范文網
董卿給觀眾讀了一個數據:第一年,他幫所在村村民引進了80多萬資金,建起了新的敬老院,然后三年里修了水渠,重新硬化了村公路,同時引進了信息化教學設備.....
看著他腳穿解放鞋、數日不洗澡,扎根農村為民服務的淳樸形象,加上他那樸實無華的語言,怎能不讓人們心生敬意?
和他一起上臺的還有幾位,也是和他一樣回農村做貢獻的各大名校的畢業生,他們一同朗讀了遲子建的《泥濘》。
看到這里,我想說:這才是擁有熱血的年輕人,擁有激情的年輕人,擁有風采的年輕人,擁有抱負的年輕人。這才是祖國的棟梁之才!希望有更多的大學生們向他們學習,回到農村廣闊天地里,干一番偉大的事業。因為農業是中國的希望!農業興則萬事興,農民富則國家富!
央視朗讀者觀后感經典【篇2】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比松飞?,每到重要的轉折關口,很多人都會停下腳步,回想一下一路走來的那份“初心”,才能更堅定地繼續走下去。作為去年文化類節目中的翹楚,在這個重新出發的重要時刻,《朗讀者》把第二季第一期的主題定為,初心。
什么是初心?初心可能是一份遠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變得更好,我要去試試。初心也許是一個簡單的愿望,憑知識改變命運,靠本事贏得榮譽。
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和物理系的學者們共同朗讀了一段大學獻給清華大學物理系首任系主任葉企孫先生以及為中國物理事業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前輩們。那正是它們的初心之所在,也是他們的治學之道。
丹頂鶴的守護人徐卓以一篇張抗抗的《白色大鳥的故鄉》獻給他的家人。“很多年一直想去叫做扎龍的那個地方,只是因為那些白色的大鳥——丹頂鶴?!?span style="display:none">PmU子文庫范文網
而姚明作為中國籃協的主席,他對于籃球和運動員這份職業也有不同的理解。對他來說,可能初心并不是獲得地位頭銜,而是最終能夠讓更多人認同,讓大家真的可以去模仿和喜歡的東西。正如海明威的《天真的高貴》中所寫的,“真正的高貴,是優于過去的自己?!?span style="display:none">PmU子文庫范文網
大家所熟知的娃哈哈的創始人宗慶后先生更是在現場分享了他年輕的時候的經歷。賣過冰棍兒,做過農活,修過大壩,一直到42歲才開始正式創業。如今已蟬聯多次內地首富的他依然勤勉,“一個人要做點事業,首先要有理想,現在的我應該是不需要再繼續賺錢了吧,我這幾輩子也用不完。但我還在努力工作,只想要為社會為國家做點貢獻?!?span style="display:none">PmU子文庫范文網
最后一位是一直說著陜西話的平凹先生。他自我調侃說不說普通話是因為不普通,董卿老師立馬補了句,終于知道我為什么這么普通了,現場笑聲一片。后來談到秦嶺,談到家鄉,談到初心,最后與眾多的朋友一起朗讀了先生的多段作品。這些作品既傳統又現代,既寫實又高遠,語言樸拙、憨厚,卻聽得人內心卻波瀾萬丈。文字極富想象力,通俗中有真情,平淡中見悲憫。這份真情和悲憫,便是他的初心吧。
整期節目看完,內心感慨萬千??傆X得看不夠似的,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怎么過得這么快。內心感受太多,凝于心,卻難出于口?!独首x者》第二季,初心不改,朗讀依舊。而我也愿意追隨它的腳步,不忘初心,不計過往,也將如董卿老師在獲白玉蘭獎的時候所說的那樣,“一往無前,始終如一?!?span style="display:none">PmU子文庫范文網
央視朗讀者觀后感經典【篇3】
第一期節目,文化含量滿滿,令人目不暇接,而參與朗讀的人采用了“星素結合”的方式,為什么會這樣安排?“其實在最初的時候,我們考慮的是全明星陣容,但是后來我們發現,其實明星已經被過度消費,在他們身上很難或者說比較難捕捉到大開大合的人生故事。而在普通人或者說一些特殊的普通人身上,真的有我們意想不到的,能夠給我們帶來驚喜和感動的一些人生的經歷和感悟。所以堅定地采用了星素結合的這樣一種方式?,F在看來還是達到了我們的預期,像這一期里面鮮花山谷那對夫婦,就讓我們看到了人生的一種我們都沒有想到的普通夫妻,還能夠有如此真摯、美好、單純的一種生活,給我們大家都帶來了無限的想象?!倍浣忉?。
今年春節檔,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火爆熒屏,成為文化類節目中的一個爆款?!独首x者》隨后跟進,這是否意味著文化類節目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呢?董卿回答道,“其實文化類的節目真的很難做,我并不認為因為是《中國詩詞大會》或者《朗讀者》得到了大家的關注就標志著今天中國文化類的節目就開始大火或者說真的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但是起碼它是個風向標。但是文化類的節目真的是不好做,它需要更精心的設計?!?span style="display:none">PmU子文庫范文網
那么,文化類節目的突圍之路在哪里?董卿認為:“我覺得首先還是我們期待著整個社會的一個大的環境有所改善,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是盡我們所能去做情感類的一種共鳴,去喚起大家對文學的一種認知和最溫柔的記憶?!?span style="display:none">PmU子文庫范文網
央視朗讀者觀后感經典【篇4】
今天,我觀看了《朗讀者》這個大型綜藝節目。這個節目是由著名主持人董卿阿姨主持的。這檔綜藝節目的總主題是:一個人,一段文。而今天第一期的主題是:遇見。在我心中,遇見這個詞是相當平常的,不就是一個人碰見另一個人嗎?當我看到一個人時,我才發現遇見沒有我想的那么簡單。他就是聯想集團總裁柳傳志,他曾經想當宇航員,可是沒能當選。這時他"遇見"了他的父親,是他的父親鼓勵他,使他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他選擇了新的行業,并且經過多番波折,當上了總裁??赐曛?,我感慨萬千:人生是多變的,但有許多人都因失敗而沮喪??伤麄兌嘉丛脒^,或許他們走另一條路,便可登上人生巔峰,可他們并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了放棄,在一條路上跌倒不起。哪怕當不上白領,董事長什么的,只要勇于挑戰,不畏失敗,總有一條路適合自己。
通過這檔綜藝欄目,我學習了朗讀的方法與技巧,學會了怎樣讓朗讀帶有感情。欣賞著他們朗讀文章的聲音,我仿佛身臨其境。
朗讀的人來自不同行業:有成功人士柳總、有無私奉獻的無國界醫生、也有創建鮮花山谷的夫婦、還有詩譯英法唯一人的許淵沖老爺爺……朗讀的內容也豐富多彩:有濮存晰朗讀的老舍散文《宗月大師》,來感謝人生路上幫過他的人、有無國界醫生朗讀的《答案在風中飄揚》,來表示她們對和平的渴望,也有朗讀《朱自豪情書》的夫婦,來表達他們對彼此的愛意……
看完《朗讀者》以后,我對朗讀的興趣更加濃厚了。我一定要在今后的日子里,朗讀更多的書籍。
央視朗讀者觀后感經典【篇5】
“你有多久沒有朗讀了?很久了吧!因為很多人都覺得朗讀那是學生時代的事情或者說它只屬于一小部分人。不,朗讀屬于每一個人。”
這段作為《朗讀者》的開場白,擊在了每位觀眾的心里。
“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生命。將值得尊敬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我們的朗讀者?!边@是這檔節目的自白,也是出彩之處。重點放在挖掘人的百態——每位嘉賓帶來的不是干巴巴的選取片段,而是自身的真實寫照,自己的人生感悟。
既然名為“朗讀者”,那讓誰來朗誦就顯得尤為重要。節目的嘉賓設置沒有一味地追求大牌,而是采用“明星+素人”這樣葷素搭配的巧妙結合。在2月18日第一期節目中,明星陣容包括表演藝術家濮存昕、世界小姐張梓琳、聯想創始人柳傳志、著名翻譯大師許淵沖,還有鮮花夫婦周小林殷潔,無國界醫生志愿者蔣勵這樣的普通人。
在節目設置中,更是看出了節目組的獨具匠心。每一期設置一個主題,配上的闡釋,再選擇相關聯的嘉賓和朗讀的作品。第一期的主題定為“遇見”,每位嘉賓都結合自己的故事選取最觸動自己的一段文字進行朗讀。還設置了開場曲的演奏和結尾的彈唱。此番用心在綜藝節目中實在是少見。
央視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筆。
央視朗讀者觀后感經典【篇6】
作為中國最有商業價值的傳統文學作家,麥家曾憑借諜戰小說《暗算》摘得中國傳統文學獎項“茅盾文學獎”,由他的每一部小說都被改編成影視劇,曾一度掀起中國當代諜戰影視的狂潮。
雖然麥家憑借作品在業界和讀者群中獲得了巨大的影響力,但在生活中,他行事低調內斂,極少在公眾面前講述自己的個人生活。此次,在《朗讀者》節目中,麥家是第一次公開分享自己與兒子的父子故事。
“兒子,當你看到這封信時,你已在我萬里之外,我則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們太小了,但我們不甘于小,我們要超過地球,所以你出發了。這是一次蓄謀已久的遠行,為了這一天,我們都用了十八年的時間作準備;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遠行,有了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遠……”《致信兒子》是一封麥家寫給遠在美國留學的兒子的信件,字里行間,不但有麥家對兒子的叮嚀囑咐、有對生活感悟的分享、對人生的探討、也有不吝表達的切切愛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