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青銅葵花400字讀后感(精選5篇)
如果讓你寫一篇青銅葵花讀后感,你知道怎么寫嗎?青銅葵花這本小說著重寫了青銅一家人在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和不幸,雖然在很多時間里,苦難時常跟著他們,但他們卻十分堅強。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四年級青銅葵花400字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四年級青銅葵花400字讀后感【篇1】
孟德斯鳩曾說:“喜愛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無聊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我有許多喜愛的書。有的像一束郁金香,沁人心鼻;有的像一輪紅日,撥開我心中的云霧;還有的像一支畫筆,為我的生活錦上添花。而我最喜愛的書是曹文軒的一部長篇小說——曾獲《中國時報》“20_年十大好書獎”的《青銅葵花》。
全文講述了這樣一個催人淚下故事:
青銅,一個脾性古怪的鄉村野子。他五歲時,在一場大火后,他因發燒而成為了大麥地人口中的“啞巴青銅”。
葵花,一個來自城市的女孩。她的媽媽在她五歲時得病死了,她的爸爸媽媽又都是孤兒,她,這個懵懂無知的小女孩只剩下了爸爸。爸爸要去蘆葦蕩勞作,她只能跟著爸爸來到了在大麥地對面的那片一望無際的蘆葦蕩。
葵花爸爸的死,使這個無依無靠的小女孩成為了青銅家的一員。他們以兄妹相稱,一起生活了五年——從葵花七歲到葵花十二歲。在這五年中,兄妹互相幫助,互相愛護,成功地度過了眾多歷經坎坷的歲月。也就是在葵花十二歲那年命運將葵花召回了那個開滿青銅葵花的城市。
得知葵花的離去,啞巴青銅沒有哭也沒有鬧,只是坐在河邊的大草垛上眺望,這種毫無結果的眺望,在青銅吐字不清地大喊“葵花——”時停止,喊聲盤旋在大麥地的上空,最后,變成了難以終了的思念。
全文描寫了眾多“美麗的苦難”,而曹文軒本人也說“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苦難??嚯y決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苦難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他是想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凡能體味苦難和歡樂這兩姐妹的,方能懂得人生的價值和甜蜜。也就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個深刻的道理。
而葵花在文中之所以能屢次得到他惹不得幫助,也和大麥地人的熱心腸和愛心是緊密相連的。這是讓眾多人為之感動的原因。
這本寫苦難——大苦難,見苦難寫到深刻之處;寫美——大美,將美寫到極致;寫愛——至愛,將愛寫的充滿生機與情誼的作品便是我最喜愛的一本書——《青銅葵花》,它反映了人間珍貴的真情,聽完我對它的介紹,你也一定會喜歡它的。
四年級青銅葵花400字讀后感【篇2】
現在的生活,安逸、舒適。一定有許多人不知道曾經的農村生活,是有多么的困難、艱苦。
曾經的我,懵懂、無知。在我一次又一次地浪費糧食、浪費水電之后,爸爸便為我買了一本《青銅葵花》讓我閱讀。正是這本書,讓我認識到一切一切的來之不易,讓我懂得了曾經的痛苦,這本書在引領我認知痛苦的同時,也讓我認識到-------就算再大的痛苦,也有它的美麗。
全書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三月蝗》這篇文章。它敘述了在美麗的春末里,蝗災帶給人們的痛苦。其情景簡直令我震驚------雖然蝗蟲的個體很弱小,但是當一大群的蝗蟲襲來,它們卻僅僅用了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吃光了整個大麥地的莊稼、綠葉和青草!它們只留給了大麥地一片令人哀傷的干凈……
面對這場災難,有人傷心了,有人絕望了,還有很多人背井離鄉去乞討了……但青銅和葵花,兩個比我還要小的孩子,卻在想象中吃了個飽------他們去河灣采野菱角撲空后,沒有哀聲嘆氣,更沒有哭泣,只是躺在小船里,靜靜地望著天上的云。他們把云想象成綿花糖、蘋果、饅頭、甚至是牛、羊……他們有滋有味地咂著嘴,象模象樣地吃著,還不時地相互推讓。這分明是一個有趣的情景,卻不得不讓我心里滋生酸楚的哀傷……是啊,在這災難重生艱苦的歲月里,也許只有天真的孩子,才會笑對一切。準確地說,這并不是“苦中作樂”,這是他們的真心真情。在他們心中,這些痛苦不算什么,他們的世界,沒有缺吃少喝,只有無窮的想象與那美麗的夢……
曹文軒說;“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边@段話我感觸頗深。它告訴我,無論什么挫折和苦難降臨,我們都要積極應對,一笑而過,要知道痛苦有時也是美麗的!
人生美、人生甜,但假若這美和甜沒有了痛苦的襯托,那么也就不那么令人向往了。
四年級青銅葵花400字讀后感【篇3】
“青銅很孤獨,像枯黃的落葉,像寂寞的野草,像沒有小魚的河水,像人煙罕至、寸草不生的荒地”。本以為他的這一生就這么在貧窮的大麥地里,毫無生趣,可一個名叫葵花的清秀女孩卻走進了他的世界,為他空白的紙上畫上彩虹,為他的記憶填上了一個炫麗的畫面,成為照亮他的明燈,成為他生命中的奇跡……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更是人生幸福的伴侶。因此,我酷愛讀書。每當我讀到《青銅葵花》這本書時,我的心不禁為這對兄妹之間的真摯情感深深的打動,的的確確為之震撼我的心靈?!短J花鞋》中,青銅家因為太窮,雖然上學的年齡到了卻只能讓一個孩子去上學,于是青銅就把機會讓給了妹妹葵花。有一天,葵花的學校要照相,但葵花知道自己的家里并不富裕,肯定沒有辦法拿出照一張相的錢,為了不浪費家里的錢,不讓家人擔心,這件事就一直憋在葵花的心里。過了不久后,青銅一家人知道了葵花的心事,就更加努力的去賺錢。他們用蘆花草織成蘆花鞋,讓青銅去賣。而那時正值下雪的時期,但青銅無論天氣再惡劣,都一如既往的去賣蘆花鞋。路人們有的覺得青銅實實在在的可憐就買了一雙,有的覺得這鞋精致也買了一雙。此時此刻,青銅正準備回家,卻跑來一位姍姍來遲的買主,青銅知道這位買主很想要他的蘆花鞋,可鞋子都賣完了,他感到很抱歉,于是脫下自己腳上的蘆花鞋賣給了那位買主,自己卻光著腳走在回家的冰天雪地的路上。《紙燈籠》中,奶奶到親戚家的棉花地里摘棉花,打算掙一些棉花回家給青銅和葵花做套厚厚的棉襖,于是,他們日夜不停的干活。終于,奶奶倒下了,她被親戚送回家后,一直臥病在床。青銅、葵花的爸爸媽媽本想讓奶奶上醫院治治病,而對他們來說,那么巨大的醫藥費簡直是天方夜譚,他們連費用的一半都付不起。此時,葵花知道爸爸媽媽已經是焦頭爛額了,于是暗暗地想,上學還要拿學費,因此,她暗暗地下定決心要讓這次升級考試考砸,只有這樣爸爸媽媽就不用給她交學費,這樣就可以存錢救奶奶了。所以葵花在升級考試卷上亂寫一氣,考了個倒數第一??ǖ陌职謰寢尯軞鈶崳詈笥置靼琢丝ǖ挠靡獠耪徑饬怂?。而葵花為了籌錢,獨自一人去了江南撿銀杏賣錢,而奶奶卻永遠地離開了他們。青銅夜夜拿著紙燈籠守在河邊,他怕妹妹回來后害怕,迷了路……書中的一個個真實感人的故事讓我受益匪淺、思緒萬千。
最終葵花還是被城里人接走了,一去不復返,而青銅一聲聲驚天動地的叫“葵花”,讓我的淚噴涌而出……
四年級青銅葵花400字讀后感【篇4】
手中捧的那本書總會每次午后,手中都會捧上一本書,坐在沙發上,讓陽光灑在身上,暖意傳遍全身,特別舒服。是《青銅葵花》,窗臺上,綠蘿的影子總會隨著陽光一起來到書上,綠茶上熱氣騰騰,茶葉總會在水中起起落落。
第一次見到它是在書店,封面的背景是呈淡淡的青色,是一條河,河岸邊停著兩艘漁船,一只長一點,窄一點,另一只則短一點,寬一點。離河岸不遠處還有一小塊陸地,有幾只說不上名字的水鳥。封面的左下角,有一個長相清秀的女孩,她扎著一條麻花辮,辮子一直長到胸邊,辮子的末尾被人細心地系上了一根紅頭繩。她的手上拿著一朵開得正燦爛的葵花。我被這本書的封面所吸引住了,便取出書,翻開了第一頁。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葵花跟著她的爸爸來到了大麥地對面的干校。在意外中,她的爸爸被水淹死了。葵花幼年喪母,現在爸爸死了,她成了孤兒,而且她并沒有任何親戚。后來,青銅一家收養了她,她成為了他們家的一員??墒震B了葵花,也就意味著青銅一家以后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
青銅和葵花以兄妹相稱,青銅很愛護葵花。從決定誰上學的抓鬮中就能很明顯的看出。青銅在五歲時,一場大火后,他因發高燒,成為了大麥地人們口中的啞巴青銅。他很羨慕那些能去上學的孩子,他渴望能學到知識。但是葵花也要去上學,她到了該上學的年齡了,家里只能供一個孩子去上學,青銅把機會讓給葵花,讓她去上學,學到知識。
奶奶很愛葵花,也很愛青銅。她是大麥地最受尊敬的老人,她很愛干凈,身上沒有一絲老年人的氣味。她為這個家終生操勞,力竭而逝,留下了親手摘的棉花,留下了生命的溫暖;帶了一輩子的耳環,在家里蓋房子需錢時當了;臨死前,將最后剩下的手鐲給了葵花,留下了未來的希望。同樣,葵花很愛奶奶。她為了給奶奶治病,去江南拾銀杏賣錢,只得到了一些面值很小的票子,卻以為自己掙了很多錢!葵花還小,她并不知道這是一筆很小的錢,并不夠奶奶治病,她只知道這是愛的分量和責任。
回想我們的生活,我們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不用為餓肚子所發愁,也不用像青銅一樣,下了大雪還要去買鞋,也不用擔心住的問題。我們夏有空調,冬有暖氣,我們想要什么父母都會滿足我們,我們還因為一點小事而大發脾氣,青銅和葵花不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連吃住都成了問題,但他們很孝順,還想盡一切辦法去掙錢,幫助父母,我們比不上他們。
《青銅葵花》就是這么一個感人的故事,第一次讀的時候眼淚就一只往外流,好久都沒有停止。最后的結局葵花回到了她的城市,青銅從此便常常遙望蘆葦蕩的盡頭,望著葵花所在的地方。這,便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四年級青銅葵花400字讀后感【篇5】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边@句幾乎連幼童都能倒背如流的名言,卻蘊含著通向成功的秘笈。讀書,就是成功的鑰匙。我們從書中學習知識,也在書中感悟著人生,感悟著社會。
我曾在一個記載了精彩文章的書中發現了《青銅葵花》這本書,從此便沉迷其中,無法自拔。《青銅葵花》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了: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女孩葵花與小啞巴青銅成為了兄妹相稱的好朋友。他們一起哭過,笑過,經歷過磨難。他們之間不知不覺建立起了最純潔的、最無瑕的友誼。命運的召喚讓葵花回到了她的城市。宛如奇跡般的,青銅的嗓子好了,他每天遙望著葵花所在的地方。全書以“青銅葵花”為主題,葵花的爸爸最心愛的作品便是青銅葵花。全文因青銅葵花而起,又以“青銅葵花”結束,文中也提到過,青銅是雕刻葵花的最好材料。也許文中的主角“青銅”也在盡全力雕刻那美麗的“葵花”?冥冥之中似乎自有天意,但唯一清晰的,是青銅和葵花、“青銅”和“葵花”,永遠都是最好的伙伴。
在整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主人公青銅了。雖然他是一個小啞巴,但是他身殘志堅,性格堅韌。為了妹妹,他可以做任何事。被人冤枉了,他就用鮮血換來鐵證以示清白。我真佩服青銅,因為我知道我做不到他能做到的事。
在整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第四章《蘆花鞋》,講了青銅為了讓葵花上學,獨自一人去賣蘆花鞋。說實話,看完這一章后,我哭了。宣泄完心中的情感,我驚嘆:“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友誼啊!”我從內心佩服青銅,為了讓葵花上學,他連自己的鮮血染紅了雪地都渾然不覺,哪怕上學的不是他,他卻比自己上學了還開心。
還記得有一次,我們數學老師在下課時留下了一道思考題,我抓耳撓腮,就是想不出來,內心像被撓了癢癢似的。后來,我就放下了這道思考題,先去和父母一起看電影了——我可是期待了好久了??墒?,看電影的時候,我卻有些心不在焉的,電影好像在我眼中也不那么精彩了。看完電影回家,我又開始想題。我換了個思路,頓時茅塞頓開,心里驕傲極了,簡直想歡呼一聲然后躍起來。當時我也很奇怪,為什么解出一道題,我卻比看了電影還興奮呢?
這件事寫出來也有些拋磚引玉的味道,但這也是我的一些感觸。
《青銅葵花》這本書,乃至曹文軒這個作者,贊揚的都是一種“苦難才是幸??鞓返脑慈钡木瘛W非蟮亩际且环N幸??鞓氛嬲亩x??嚯y幾乎是永恒的,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經歷苦難,例如:學習中的難題,生活中的困擾,同學間的糾紛......等等,我們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努力,努力,在努力,或許只為了明天開開心心的玩耍,或許為了未來為國家做貢獻。我們做那么多,概括起來只為了幸福與快樂,人活著,不就是為了幸福與快樂嗎?我們的幸福與快樂從何而來?從努力學習,努力工作而來。去旅游,去看電影,去玩耍......這些,都不能算快樂,最多只能算“享樂”罷了。真正的快樂,在苦難和努力之后。真正的快樂,隱藏在生活之中。像這本書中的主人公,他沒有去看電影,沒有去玩耍,但他卻一直在笑,辛辛苦苦學會寫字了,他會笑。歷經磨難讓妹妹開心了,他會笑。再說我,看了場電影,卻興趣缺缺,但解出一道題,卻讓我一蹦三尺高??嚯y,也是一種生活的享受,與快樂相反,卻和快樂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這就是真正的快樂,無色無形無味,卻是人們一生的追求。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果然沒錯。讓我們在書海暢游,在書中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