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詩人韓愈曾在《馬說》中寫道:“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這也引發了后世對“世先有伯樂還是先有千里馬”的話題之爭。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以伯樂千里馬為話題的高中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伯樂千里馬為話題的高中作文篇1
我是一個沒有天賦的人。
在我這樣一個普通人眼里,天生就會對有天賦的人肅然起敬。我敬佩的倒不是那個人本身,而是他(她)身上所體現的老天賞賜。
我很喜歡看江蘇衛視的《最強大腦》,當臺上原本看上去木訥、不善言語甚至狂妄自大到令人討厭的人,集中心智攻克那些難以完成的挑戰時,都會變成自帶光環的主人公。那時,我就會很興奮,為人類特有的天賦而感動。天賦也許是這世上最令人羨慕的東西,但更令人難忘的,是他們的專注、認真的模樣。
小時候的我,家里沒經濟條件送我和哥哥去各種培訓班,學習或挖掘自己某一方面的特長。我就這樣東一榔頭西一錘子地長成了如今的樣子。自自然然,沒有經過刻意雕琢。我記得高中時候,我很喜歡跳舞。在高二班主任的愛好調查里,我還大言不慚地填上了舞蹈。結果老師誤以為我是專業的,還把我選為文藝委員。當時我怯生生地告_訴老師,我其實是只菜鳥。當時班主任對我說:熱愛也是一種特長啊,怕什么。就這么一句話,重燃了我的斗志。
喜歡是無罪的,甚至還是一種財富。我依然熱愛這個會不由自主地跟隨某個曲子想要舞動的身體。
我想這大概是一顆倔強的心。
長大一點我想過,如果小時候媽媽把我送去培訓,我難道真的會比現在的自己更好嗎?我真的能忍受那樣枯燥的訓練,而不讓喜歡褪色呢?很難說。說喜歡容易,堅持卻很難。這樣想想,我實在很佩服班上的一些孩子,他們雖然沒有那么廣泛的興趣愛好,但有那么一兩項,他們堅持了下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天賦經過了后天的打磨,將會變得越發的璀璨。
因為自己實在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技能,所以當我發現我的學生具有某方面的才華時,我往往比當事人還要激動。我好像把它當成了一顆降臨到我們班的珍寶,要小心翼翼地呵護。雖然我不是專業的伯樂,但我依然想要守護好這一匹匹好馬駒。
畢竟,千里馬不常有。如果我發現班上有很多具有千里馬潛力的快馬,那個時候的自己,難道不該鼓勵他們努力成為真正的千里馬嗎?
就讓我們懷揣著這份驕傲篤信吧。
以伯樂千里馬為話題的高中作文篇2
一直,有一個人,為我們鋪起通往知識殿堂的道路;一直,有一個人,用她身上的光和熱,燃燒自己,點燃了我們的未來;一直,有一個人,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只為了我的成長。她就是我的“伯樂”——杜老師。
杜老師每次為我們上課時,總是精神抖擻、笑容滿面。盡管那凹陷的眼窩充滿著勞累,但那慈樣的眼神中卻總是透露著對我們的關心。杜老師上課也十分生動,仿佛把我們帶進了文中的世界,就連下課鈴聲也置若罔聞。
那天下午老師將我拉到走廊旁,臉上出現了少有的、卻又不易察覺的一絲嚴肅,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了一番話,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你能做好,要相信你自己!”是啊,這不正是我的心聲嗎?
杜老師那娓娓動聽的話語,真摯、柔和,就像春風帶著田野的花香,輕輕的拂在我的心上。我點了點頭。我抬起頭,老師那一襲藏青色的布裙,連同那和藹的臉龐,一齊深深的刻進我的心里。這一刻,我覺得老師不再像是老師,反而更像是我的一位“知心姐姐”。
杜老師對我講了很多很多。老師,歪著頭,倚著墻,不像是在跟學生談話,更像是在跟一位久別重逢的老朋友,聊天敘_舊似的。老師的一句句話,就像是一縷縷和煦的春風,沁人心脾。老師又給我講了許多故事,我也越來越能理解老師的一片苦心,老師的話也讓我信心倍增。我看了看老師的眼睛,那眼睛里透出對我的期盼與希望,我仿佛在老師的眼睛里讀懂了什么。
我靜靜地聽著,我心中那些想對自己說的話,仿佛都被杜老師說盡了。我在心中默念道:“杜老師,我一定不會辜負您對我的希望,做自己和您心中最好的自己!”
直到最后老師拍了拍我的肩,我突然覺得一下子我的肩變得好重好重,可這重卻不是壓力,反而帶著一種委以重任的感覺。
也許正是杜老師給我的鼓勵,使我渾身都充滿了力量;也許正是這次談話,使我身心受到鼓舞,打開了我塵封已久的心門。才使我最后的努力得到了回報。
在后來的口頭作文大賽中,也許正是那句話“你能做好,要相信你自己!”才使我最后得到了特等獎。成為了舞臺上最耀眼的一顆星,獲得了如雷貫耳的掌聲。
杜老師,當蠟炬成灰時,您就是不朽;當蠶絲吐盡時,您就是永恒!驀然回首,串起春秋的腳步,我會在您期待的目光里,期盼的話語中,一直向前,向前……
以伯樂千里馬為話題的高中作文篇3
韓愈的筆下,把千里馬的命運和所謂的伯樂捆綁在一起。盡管老先生是想抒發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但看問題未免過于偏激,以至于讓很多人為自己的無能、無為找到了牢騷、抱怨的借口。
何謂千里馬?今天看來,人人都是才,人人能成才。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潛能,都有不同于別人的優點,只要主觀上努力,只有善于抓住機會,只要有合適的舞臺,都能施展自己的才華,都能有一番作為。這樣看來,人人都是千里馬。這樣看來,不是“千里馬常有”,而是“人人都是千里馬”。這樣的理解才會讓每一個有底氣、有勇氣去追求自己的領域,才能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才會推動我們的事業不斷地進步。
何謂伯樂?今天看來,只要是心胸闊達、能賞識別人并且愿意等待別人成功的人都是伯樂。也就是說人_人都是伯樂,眼光在于修養,并不是與生俱來。只要每一個人愿意修煉自己,他就能遜色從容,他就能成為伯樂。說個最簡單的現象,很多民營企業的老總并沒有什么高學歷,也沒有什么專業技能,但他們的事業做得很好。為什么,因為他們善于調動每一個人,讓員工能人盡其才、人盡其力。
既然人人都是千里馬,人人盡可以成為伯樂。那為什么不能相攜相扶、互為倚重,在和諧的氛圍中把事業追求推向良好的境界呢?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爭做千里馬,把該做的事、能做的事做到極致。如果人人愿做伯樂,不狹隘,不偏激,積極傳播正能量。那么我們既不會像韓愈那樣慨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也不會無聊而妄發牢騷了。
我想,每個人都有千里馬的追求和伯樂的境界,那么我們的人生會到了一種美好的境界。
以伯樂千里馬為話題的高中作文篇4
世界上往往沒有等來的伯樂,只有自己才是最好的伯樂?!}記
很多人都說:伯樂是你人生中為數不多的引路人,領導人,他們會發現你的潛能,能幫助你前行。
但真的是這樣嗎?或許,伯樂能幫助你,能提升你自己,但是你就真的可以化為千里馬,萬里奔騰前行嗎?甚至有許多人這一生都沒有遇見到自己的伯樂。
孟浩然年少時苦讀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有朝一日能一舉成名,為國家效力。他在《洞庭湖贈張丞相》中希望得以提拔重用“欲濟無舟楫,端局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钡呛诎档某⒍啻瘟钏?,直至灰心意冷地歸鄉。從此歸隱田園。這是一匹隱居的千里馬!
在當時的黑暗社會,千里馬只能被塵封,難以出世,令人哀嘆。古時因為世俗封建的思想,真正的人才在苦讀,無一結果;國公_貴族的公子無憂,官場無阻。
總會有人石破天驚——千里馬的崛起。
二十六歲時杜甫登上泰山之巔,壯志凌云,即吟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絕句。杜甫的一生都以諸葛亮為榜樣,希望有朝一日能輔佐君王,善治天下。但是杜甫的凌云壯志無人賞識,一輩子都在顛沛流離中尋找自己。這是一匹迷茫的千里馬,但他沒有灰心,他成為自己的伯樂,心系天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從而成就了詩圣中的千里馬,為后人所賞識。
如今,這是一個和平發展的世界,沒有黑暗社會,想要成為被人賞識的對象——一種方法,向前努力且不放棄。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匹屬于自己的千里馬,不奢望別人,靠自己,只有自己才真正了解自己,做自己的伯樂,相信自己。
讓我們向著遠方前行。
以伯樂千里馬為話題的高中作文篇5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若沒有貴人的提拔和任用,他們非但成不了輔佐君王的賢臣,反而只能是一介草民,一個筑墻工匠,一個漁翁……可見,世上先有伯樂,而后有千里馬。
諸葛亮躬耕于南陽,遠離政事,本來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可是,他遇到了劉備,在劉備的拜訪下得以走出茅廬。他輔佐劉備南征北戰,最終使實力最弱的蜀國三分天下得其一。
岳云鵬生活貧窮,輟學很早,在一家拉面館里端盤子。原本這有可能是他一生的宿命,直到他遇見了郭德綱。郭德綱十分欣賞他,對他說:“跟著我干吧”!于是,岳云鵬選擇了說相聲。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岳云鵬登上了舞臺。他獨特的幽默風格吸引了眾多的觀眾。電影,綜藝節目的邀請紛至沓來,名利雙收。
沒有貴人的幫助,沒有慧眼之人的賞識,你再有本事也只能平_凡地過一生。就如材料中的石頭,他有做石橋,做奠基石的能力,可是當他隨著山洪出現在人們面前時,人們只當他是絆腳石,并且準備把他掀入谷底。這時,“伯樂”站了出來,他發現了這塊大石頭蘊含的潛力,于是把它運回城市,成了這座城市的標志。
是的,人人都渴望遇到屬于自己的“伯樂”,但是,你首先得是千里馬,你必須具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如果這塊石頭只是一個斑斑駁駁,結構疏散的大土塊,諸葛亮只是一個種地的老農夫,岳云鵬說話舌頭都打結,那么想要得到貴人的幫助就很難了。
成龍年輕時只是一個演死人的龍套角色。他視武術指導為偶像,刻苦向他學習,他的努力得到了武術指導的欣賞和提攜,接著一步一步攀升,成為了世界聞名的武打明星。
我們不能一味地等待伯樂的幫助,而應該先讓自己成為千里馬。當你將自己修煉成千里馬的時候,是金子總會發光,總有你的伯樂前來幫助你。
伯樂高考作文800字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