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大都是兩三千年以來流傳下來的或陸續產生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演進,根據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表達新思想意識的成語,就自然會不斷地陸續地產生,更需要我們現如今的傳承下去,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于古代成語故事九年級,歡迎查閱。
古代成語故事九年級1
北宋時期,都城開封每年秋天都舉行賽神會。有一年賽神會的日子又到了,進奏院主官蘇舜欽叫屬下找點東西賣掉,弄點錢喝賽神酒。進奏院是個清水衙門,找不出什么值錢的東西,就把日積月累積攢下的一堆拆下的公文封套紙賣了,但也沒有幾個錢,蘇舜欽就拿出錢資助。其他人也有出些錢的。結果,酒席辦得風風火火,大家也都喝得興高采烈。沒想到太子中舍官李定一與蘇舜欽有怨恨,這次酒宴又沒有邀請他參加,因此李定一氣得怒發沖冠。他到朝廷告蘇舜欽賣掉國家的東西,還鋪張浪費。與蘇舜欽素來不和的御史劉元喻奏請宋仁宗查辦蘇舜欽。宋仁宗不問青紅皂白,免去了蘇舜欽的官職,同時把那天參加宴會的人都處分了,赫赫有名的大詩人梅堯臣也深受其害。不久,蘇舜欽抑郁成疾死了。歐陽修惋惜地說:“真想不到,因為賽神會的事,一時俊杰人物都舉網而盡了?!睈贺灊M盈的御史劉元喻還自以為功高蓋世,他洋洋得意地到處炫耀說:“我把他們一網打盡了!”梅堯臣寫了一首詩,冷嘲熱諷地抨擊李定、劉元喻之流:客有十人至,共食一鼎珍。一客不得食,覆鼎傷眾賓。
古代成語故事九年級2
北朝時期,齊國的魏蘭根,相貌奇偉,卓有見識,學富五車。魏蘭根的母親去世后,要葬在常山郡境內。當地有一個董卓的祠廟,祠堂周圍長了一片柏樹。魏蘭根開誠布公地說:“董卓活著時是奸臣,他的祠堂不該保存下來。”就命人把柏樹全部砍伐干凈,給他母親做了棺材。別人推心置腹地勸他這樣恐怕會不吉利,但魏蘭根卻置之不理。
有一年,秦隴一帶鬧饑荒,可官府卻絲毫不肯減輕稅賦,結果發生農民起義。朝廷命令行臺蕭寶夤帶兵討伐起義軍占據的宛川,當時任岐州刺史的魏蘭根,也跟隨蕭寶夤的部隊齊心協力共同作戰。起義軍很快失敗了,宛川城被攻陷,官軍抓獲了大批俘虜。蕭寶夤從中挑選了10名美女,賞給魏蘭根做婢妾。魏蘭根很不贊成,他開誠相見地說:“宛川縣地處偏遠,地頭蛇勢力很強,皇室的恩威則比較薄弱,因此老百姓才感到無所適從,結果因此才誤人歧途,卷入了叛亂行動。如今朝廷應該總結經驗教訓,對他們采取懷柔政策:百姓饑寒,朝廷應該給他們送衣送糧,關心感化他們,讓他們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才對,怎么還可以把他們發配為奴仆呢?”于是他把這些女子全部遣返家鄉。
古代成語故事九年級3
傳說上古時期,堯想把帝位讓給許由,許由是個對政治不聞不問的人,不但拒絕了堯的請求,而且連夜逃進箕山,隱居不出。當時堯還以為許由謙虛,便更加認為他是個德高望重的人,他又派人去請他,說:如果你堅決不接受帝位,則希望能出來當個“九州長”。不料許由聽了這個消息,更加厭惡,立刻跑到山下的穎水邊去,掬水洗耳。許由的朋友巢父也隱居在這里,這時正巧牽著一條小牛來給它飲水,便問許由干什么。許由就把消息告訴他,并開誠布公地說:“我聽入了這樣不干不凈的話,怎能不趕快洗洗我清白的耳朵呢!”巢父聽了卻冷嘲熱諷道:“哼,誰叫你以前在外面招搖過市,造成名聲,現在惹出麻煩來了,完全是你自討苦吃,還洗什么耳朵,算了吧,別沾污了我小牛的嘴?!闭f著,牽起小牛,徑自走向水流的上游去飲水了。
《高士傳.許由》的原文是:“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不過后來人們所說的“洗耳”,卻和許由的洗耳含意完全不同,變成準備領教的意思,一般都叫做“洗耳恭聽”—-把耳朵先洗一洗干凈,以便恭恭敬敬地聽取有益的良言或欣賞優美的樂曲。
古代成語故事九年級4
東漢末年,有一個杰出的醫學家叫華佗,他的醫術非常高明。有兩個病人,一個叫李延,一個叫倪尋,都得了頭痛發熱病,找過很多
醫生也沒治好,于是來找華佗。華佗經過細心診斷,給他們各開了一個藥方。給李延開的藥方是發散藥,
給倪尋開的藥方是瀉藥。他們倆一看,心里就嘀咕起來:都是一樣的病,怎么用藥完全不同呀?便問華佗這是什么道理。
華佗說:“吃藥要看具體情況,你們癥狀相同,可是得病的原因卻不同。倪尋的病是從內部傷食引起的,李延卻是從外部受寒造成的。病因不同,當然用藥就不能相同了?!?span style="display:none">MjP子文庫范文網
兩人聽了,便放心服藥,病果然很快好了。由這個故事產生了成語“對癥下藥”。“癥”指病癥?,F在這成語的用
法廣泛得多。不光形容治病,凡是針對具體情況,具體問題,采取恰當措施和方法的,都可以用這個成語來比喻。相近的成語還有“有的放矢”。“的”是靶子;“矢”是箭。意思是要有目標地射箭?!皩ΠY下藥”強調的是要根據客觀情況采取有效方法;“有的放矢”強調的是辦事要有目的性、針對性。
古代成語故事九年級5
張玄素任景州錄事參軍時,唐太宗召見他,詢問他為政之道。張玄素說:“隋煬帝喜歡專斷大小事務,不信任大臣,以一個人智慧來決斷天下的事,最終走向了滅亡!陛下要是能夠謹慎選擇大臣,觀察和考核他們的政績而加以賞罰,何必憂慮國家治理不好呢!另外,我觀察到隋末戰亂不止,其實真正想奪取天下的不過就那十幾個人,為非作歹的很少,大多數都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家鄉,等待著歸附有道的明主。很少有人了解百姓為什么作亂,只是人君不會安撫而已!”太宗就擢升他為侍御史。
貞觀四年,唐太宗要重修洛陽宮乾陽殿。張玄素說:“我曾經見過隋朝修宮殿,在豫章(今南昌)伐木材,兩千人拉一根大木,鐵做的車轂走不了幾里就壞了,需要幾百人抬著備用的車轂跟著,一天走不上三十里地。從前阿房宮修成了,秦朝就滅亡了;章華宮修成了,楚國也衰敗了;乾陽殿完工了,隋朝也解體了。現在我們國力不及隋朝,百姓剛剛遭受戰亂──我恐怕陛下的過錯比隋煬帝還大?!碧谡f:“你說我還不如隋煬帝了嗎?”就停修了。
魏征知道了,說:“張公論事,有回天之力?!?span style="display:none">MjP子文庫范文網
“回天之力”比喻能挽回嚴重局勢的力量。
古代成語故事九年級6
戰國時代,強大的秦國常常欺負趙國。在代表趙國出使秦國中,藺相如智勇雙全,把和氏璧安全帶回趙國,在澠池大會上又保全了趙國的榮譽,被拜為上卿,地位躍居大將軍廉頗之上。
廉頗很不服氣,說:“我為趙國立了多少汗馬功勞,才有今天。藺相如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倒爬到我頭上來了。哼!見到藺相如,我一定要給他點顏色看看?!睘楸苊夂土H見面,藺相如就稱病不上朝。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門,遠遠的瞧見廉頗的車馬迎面過來,趕快退到小巷子里,讓廉頗的車馬先過去。藺相如的門客們覺得藺相如膽小怕事,請求離去。藺相如勸阻他們,說:“你們看廉將軍跟秦王比,哪一個厲害些?”門客們說:“當然是秦王厲害些。”藺相如說:“對呀!秦王我都不怕,我怎么會怕廉將軍呢?秦國不敢來侵犯趙國,就是因為我們趙國文臣武將團結一心。如果我們兩人不和,秦國就有機可乘了。”廉頗知道了,赤著膀子,背著荊條,來到藺相如的家里請罪,他說:“我是個粗人,見識少,氣量窄。哪兒知道您竟如此容忍我,請您處罰我吧?!?span style="display:none">MjP子文庫范文網
“負荊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