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出心裁 |
拼音:
dúchūxīcái |
解釋:
原指詩文的構思有獨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
出處:
明·李贄《水滸全書發凡》:“今別出心裁,不依舊樣,或特標于目外,或疊采于回中。” |
示例:
王弼注釋《周易》,撇了象占舊解,獨出心裁,暢言義理,于是天下后世,凡言《易》言,莫不宗之。(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八回) |
近義詞:
別出心裁
獨具匠心
別出機杼
別開生面
別開生面
標新立異
匠心獨運
獨辟蹊徑
自出心裁
|
反義詞:
千篇一律
千篇一律
人云亦云
亦步亦趨
如出一轍
鸚鵡學舌
蹈常襲故
依樣葫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