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1978年之前,中國建立了基本的工業體系,由一個極端貧窮落后、一盤散沙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成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并且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莊嚴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中國依然十分貧窮落后,我們有很多失誤,經歷了很多曲折,簡單說就是,我們在發展模式上基本照搬了蘇聯式的社會主義,重工業+百分百公有制+百分百計劃經濟。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國慶招待會講話,方便大家閱讀與鑒賞!
國慶招待會講話1
尊敬的科技部部長阿庫尼斯閣下,
各位來賓,
女士們,先生們,
晚上好!
很高興與大家歡聚一堂,共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
71年前,中國人民經過百余年的浴血奮斗,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邁入民族復興的新紀元。71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實現了國家的繁榮昌盛。
今年還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步,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給全世界帶來深遠影響。
40年來,中國人民生活從匱乏走向充裕、從貧困走向小康。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約9.5%,對外貿易額年均增長14.5%,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0多倍,7億多貧困人口成功脫貧,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70%以上。
40年來,中國始終是經濟全球化的參與者,也是世界發展的貢獻者。近年來,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中國最終消費對世界消費增長的年均貢獻率超過20%?!耙粠б宦贰背h為世界各國搭乘中國發展快車提供了機遇,五年來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累計超過5萬億美元,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700億美元,中國企業在沿線國家建設了75個經貿合作區,上繳東道國稅費22億美元,創造了21萬個就業崗位。
今天,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改革的決心更加堅定,開放的大門不斷敞開。在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宣布的一系列重大開放舉措正在穩步實施。我們將繼續創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鼓勵競爭,反對壟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我們將主動擴大進口,進一步改善貿易結構。今年11月,中國將在上海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目前,已有包括以色列在內的約140個國家和地區、近3000家企業確認參加,預計到會中外采購商將超過15萬人。我們將堅持并完善自由貿易體制,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中國的改革開放也有力推動了中以關系發展。建交26年來,雙方各領域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一是高層往來為兩國關系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去年,內塔尼亞胡總理成功訪華,兩國領導人宣布建立創新全面伙伴關系,進一步提升了雙邊關系水平,規劃了中以合作藍圖。
二是政府間合作機制為兩國關系發展提供了機制保障。中以創新合作聯合委員會和政府間經濟技術合作機制運作良好,為協調雙方在各領域合作提供了重要平臺。
三是經貿合作蓬勃發展。雙邊貿易額從建交時的5000萬美元增加至去年的130多億美元,增長260多倍。中國已成為以色列的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大貿易伙伴。2018年上半年,雙邊貿易額同比增長21.6%,其中中國從以色列進口增長47.2%,彰顯兩國貿易發展的巨大潛力。
四是人文交流方興未艾。北京、上海、廣州、香港均已開通直達特拉維夫的航班,成都—特拉維夫直航也將于近期開通,連接兩國經濟和創新中心的航空網絡初步形成。2017年,赴以中國公民達13.9萬人次,是2015年的近3倍,赴華以色列公民5.2萬人次,增長勢頭強勁。去年11月,中國文化中心在特拉維夫開業,成為以色列人民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
展望未來,我對中以合作更加廣闊的前景充滿信心。中以關系的發展離不開各界友人的關心和支持。借此機會,我謹對長期關心、支持中國和中以關系發展的各位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謝!我熱切期盼與大家繼續攜手合作,推動兩國關系邁上新臺階。
最后,我提議:
為兩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
為中以合作更加緊密、人民友誼不斷加深,
為各位來賓和家人身體健康,
干杯!
國慶招待會講話2
尊敬的利雅得省省長費薩爾親王殿下,
各位使節、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歡迎大家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招待會。
新中國成立71年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過去4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5%,2017年達12.3萬億美元。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保持平穩發展,GDP同比增長6.8%。中國經濟結構持續改善,向高質量發展不斷邁進。但我們深知,中國的人均GDP仍比較低,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今年,中國迎來了實施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承諾不會改變,在開放中求發展的選擇不會改變,與國際社會構建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不會改變。
過去三年,是中沙關系大發展的三年。薩勒曼國王進行了互訪,中沙高級別聯合委員會有效運作,中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不斷走深走實。雙方著力加快“一帶一路”倡議和“2030愿景”對接,能源、工業園、住房、投資、文化、教育、科技等領域合作全面鋪開,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來沙投資興業,用中國經驗、中國技術參與到“2030愿景”的宏偉建設。中沙合作的前景十分廣闊。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借此機會,我要感謝沙特薩勒曼國王、穆罕默德王儲對發展中沙關系的重視和支持,感謝沙特政府和人民為推動兩國合作而付出的巨大努力,感謝利雅得省政府特別是省長、副省長對中國大使館給予的大力協助。讓我們攜手努力,共筑中沙友誼與合作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祝愿中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能夠不斷向前發展,讓合作成果惠及兩國人民,并為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繁榮作出貢獻。
國慶招待會講話3
朋友們,
“一帶一路”倡議為中緬兩國深化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提供了歷史性機遇。去年12月,閣下同杜昂山素季國務資政閣下在北京成功舉行第4次會晤,兩國領導人就共建中緬經濟走廊達成重要共識,為中緬共建“一帶一路”指明了方向。
一年來,中緬高層交往頻繁,就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溝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丁仲禮,國務委員,國務委員、公安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正偉等中國黨政軍和立法機構領導人先后訪緬。杜昂山素季國務資政赴華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吳敏瑞副總統赴華出席第15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曼溫楷丹議長對華進行正式訪問,敏昂萊總司令第8次成功訪華。
一年來,中國繼續成為緬甸最大貿易伙伴國和最大外資來源國,中緬“一帶一路”合作取得新進展。本月初,兩國政府簽署關于共建中緬經濟走廊的諒解備忘錄,這標志著雙方共建“一帶一路”邁出新的步伐。緬甸政府近日成立了“一帶一路”實施領導委員會,杜昂山素季國務資政親任主席,吳敏瑞副總統任副主席,我們對此表示歡迎。下一步,中緬將就建設中緬經濟走廊成立雙邊合作機制,制定合作規劃,并確定早期收獲項目。當前,中緬正積極推進兩國邊境經濟合作區、皎漂經濟特區、仰光新城以及兩國公路、鐵路、電網聯通等項目,加強在農牧漁業、旅游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合作。相信中緬經濟走廊建設將為緬甸伊洛瓦底江經濟帶建設提供動力,并為中緬實現共同發展創造機遇。
一年來,中緬民生合作成果豐碩,胞波友誼深入人心。中方在緬甸繼續援建中緬友誼學校,向緬甸學子提供200多個赴華留學名額以及中緬友好獎學金和助學金,中方還升級改造杜慶芝婦產醫院,援建內比都疾控中心和醫護人員培訓中心,啟動減貧示范合作項目,廣泛開展“光明行”活動,修建農村道路橋梁,捐贈凈水設施,受到緬甸民眾普遍歡迎。不久前,緬甸發生洪澇災害,中方再次伸出援手,幫助災區民眾渡過難關。上周,兩國啟動修復蒲甘他冰瑜佛塔合作,這將成為中緬佛緣相親、胞波情深的新象征。
一年來,中方繼續積極協助緬方推進國內和平進程,踐行“一帶一路”是和平之路的承諾。緬北7支民地武順利出席第三次“21世紀彬龍和平會議”,緬政府和軍方同緬北民地武保持接觸對話的良好勢頭,中方向緬甸和平機構繼續提供資金和物資援助。我們希望緬北民地武盡快簽署《全國范圍停火協議》,希望在彬龍精神指引下,緬甸早日實現可持續和平與民族和解。
一年來,中方繼續支持緬方為維護若開邦穩定所作努力,支持緬孟兩國通過友好協商盡快落實避亂人員遣返協議,并根據緬孟兩國需求積極提供援助。我們反對外部勢力向緬方過度施壓,將繼續在國際場合為緬仗義執言,呼吁國際社會為緬方妥善處理有關問題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希望若開邦早日實現穩定和諧。
各位嘉賓,
陳毅元帥在《贈緬甸友人》詩中曾這樣描述中緬關系:“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彼此情無限,共飲一江水”。中緬山水相連,人民胞波情深,兩國是天然的命運共同體。今年是中緬建交68周年,兩國關系已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新氣象,新機遇,讓我們攜手合作,共同開創中緬關系更加美好的未來。
最后我提議,
為中緬兩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為中緬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為中緬“胞波”友誼萬古長青,
干杯!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