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自查報告怎么寫?來看一下吧。時間稍縱即逝,辛苦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回首這段時間的工作,存在的問題非常值得總結,這時候,最關鍵的自查報告怎么能落下!那么好的自查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城管自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城管自查自糾工作報告篇1
按照鎮寧縣“三創辦”《關于做好迎接第二季度“整臟治亂”、“滿意在貴州”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檢查工作的緊急通知》(鎮創辦發﹝20__﹞5號)文件要求,我大隊對開展城市管理、整臟治亂、公民道德教育等工作進行了認真自糾自查,現將主要情況報告如下:
一、城市管理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及工作機制。
(一)疏堵結合,城區市容進一步改觀
今年以來,我大隊通過合理安排,周密部署,扎實工作,市容市貌明顯改善。在工作中,我大隊從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全面履行職責,深入開展市容環境整治;按照“以人為本”和“疏堵結合”的工作思路,積極開展城市市容整治和日常管理;糾正城區店外延伸式涼棚、遮陽(雨)棚8起;糾正城區流動叫賣行為500余起;拆除不規范布幅廣告60余處;清理亂張貼非法小廣告、“牛皮鮮”2000余處;督促商家對影響觀瞻的10余塊破損廣告進行整改;城市市容秩序明顯改善。
(二)機制靈敏, 獎懲逗硬
我大隊堅持實行“6.8”工作制、領導帶班巡查制和路段責任制。做到了每周6天、每天8個小時投入管理力量,每天由大隊領導帶隊巡查,有效提升執行力,確保問題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處理。將路段責任制和“三創”工作相結合,提高管理標準,按照“領導到片、人員到段、全域覆蓋、確保重點”的原則,實行分片包干制。由大隊長牽頭,中隊長分段分片包干,落實責任點位,全體隊員各司其責,積極做好了迎檢工作。
(三)夯實基礎,惠及民生
為切實做好“三創”工作,進一步夯實城市管理基礎,鎮寧城管人堅持“創建為了群眾,創建依靠群眾,創建的成果由群眾共享”的總體思路,積極聯動工商、環衛、社區、街道等相關單位,解決了一批因工程建設或管理疏漏留下的環境臟亂差現象,清除了一批城市管理難點、盲點問題,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得到廣大群眾的全力參與和支持。
(四)改進作風,提高水平
把簡單的問題千百次地做好就是不簡單。我城管大隊深切認識到城市管理好不好,關鍵在人。在長期的城市管理工作中,鎮寧城管人克服人少事多的困難,堅持抓好隊伍建設和管理,提高執行力,堅持說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好。同時,進一步落實網格單元化管理,重新制定路段責任制,使城管牽頭部門、協助部門、街道辦事處、相關社區等有效結合,杜絕推諉、扯皮的發生,進一步提升城管監管網絡化水平,確保了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杜絕了一批反復出現的城市管理頑疾。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及局領導對城市管理工作高度重視,充實和加強了城市管理干部職工的配備,但是派在第一線特別是有執法權的人數較少;個別執法人員的執法水平、政策水平和執法方式還有待提高;城市管理執法人員的身份有待解決。
(二)管理機制有待完善
1、一是城市管理責任分工不夠明確,部門之間還存在責任不清、工作機制不順暢等問題。二是社區對轄區城市管理負責的地位不突出,賦予的管理權限不夠,力量相對不足,管理工作存在死角(小區、城鄉結合部尤為突出)
2、居民環境意識不強。對城市管理宣傳、引導不夠,全社會環境意識不高,敏感度不強,對城市管理工作關心不足。
3、“門前三包”制度的監管力度不夠,考核沒有到位,日常督查較少。
(三)城市日常監管有待加強
1、目前執法管理對主街道巡查的多、監控的緊,對小街小巷管理相對較少;執法基本上在白天,晚上疏于管理,導致城區壞境參差不齊。
2、現在執法是靠“突擊、整治”來實現,還沒能從規范化的“法制、機制”來實現。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加強對新形勢下城市管理工作的宣傳,進一步優化執法環境,打好城管工作群眾基礎。以“人民城市人民管”為主題,全方位、多渠道、多方式、多角度、深層次形成宣傳聲勢,對市民進行城管法規教育和好人好事宣傳,進一步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制意識和城市環境意識,讓更多的市民了解城管、理解城管、支持城管,不斷提高全民素質,增強“熱愛鎮寧、美化城市、管理城市”的自覺性和自豪感。
(二)健全完善城市管理法規政策,堅持依法管理城市。加強對執法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