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語。梵語Pratyeka-fontuddha。舊譯為辟支佛,意譯為緣覺,也作獨覺。一般謂出于佛世,觀十二因緣而得悟者為緣覺;出于無佛世,觀外緣而無師自悟者為獨覺。唐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九之三:“出值佛世,聞因緣法,名為緣覺。出無佛世,自然得悟,名為獨覺。”唐呂巖《敲爻歌》:“聲聞緣覺冰消散,外道修羅縮項驚?!碧葡_\《傳心法要》卷四:“觀因緣而悟者,謂之緣覺。”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五講:“依佛家無常說,應該講遷,現在反講不遷,正是針對聲聞緣覺執著無常不懂得真正的意義者而言。”
緣的解釋緣(緣)á因由,因為:緣由。緣何(為何,因何)。緣故。緣起。*認為人與人之間命中注定的遇合機會,泛指人與人或人與事物之間發生聯系的可能性:緣分(坣)?;墶R鼍?。一面之緣。沿,順著:緣
覺的解釋覺(覺)é人或動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對事物的感受辨別:感覺。知覺。觸覺。視覺。覺察。醒悟:覺悟。覺醒?!坝X今是而昨非”。覺(覺)à睡眠(從睡著到睡醒):午覺。睡了一大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