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政策,我們要大張旗鼓地宣傳。今天子文庫小編給大家為您整理了地稅所半年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稅所半年工作總結范文一:
年上半年,我市地稅系統按照“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總體要求,圍繞組織稅收收入工作中心,狠抓稅收征管和納稅服務兩項核心業務,深化稅收法制建設、干部隊伍建設、黨風廉政建設三項建設,著力提高稅收收入質量、落實結構性減稅、深化稅源專業化管理、切實改進工作作風等四個重點,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項工作任務,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地稅收入規模逼近20億元大關,達到197660萬元,完成年計劃的60.3%;地稅收入增幅達到19.8%,居全省第8位。
一、抓法治、重規范,依法行政全面加強
(一)加強執法能力建設。一是執法能力建設思路更加清晰。制定了《關于年稅收執法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在個人執法能力培養方面重點落實執法能力測試,單位執法能力建設方面重點落實執法風險防控和執法評議體系的建設實踐工作,外部執法環境培育方面深入推進依法治稅宣講活動”的思路。二是執法能力建設機制更加完善。深入推進執法能力示范單位建設,完成《稅收執法風險防控手冊》初稿的編寫工作并下發各單位,在岳池縣局試點推進執法
評價體系建設工作。三是稅收法制宣傳教育更加深入。深入開展“六五”普法、“依法治稅宣講” 、“法律六進”等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深入開展了“美麗廣安.稅收相伴”主題稅收宣傳活動暨第22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維權護企”、“稅園.校園.家園行”、“光影屏幕.稅收相伴”等稅收宣傳活動,廣泛宣傳了“營改增”、二手房交易、發票管理辦法等稅收政策,普遍提高了公民稅法遵從度。
(二)強化稅收執法監督。一是積極開展行政執法規范年活動。制定了《廣安市地稅系統行政執法規范年活動實施方案》,從加強教育培訓、規范執法隊伍、強化先進示范帶動作用、推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改進稅收執法方式、強化稅收執法監督等10個方面推進活動順利開展。二是大力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活動。對本系統年稅務行政執法案卷開展了評查,評查面100%,優秀率達90.7%,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情況通報,并下發了整改建議書。三是積極開展稅收執法督察工作。堅持重大稅務案件審理制度,做好了全系統年度稅務行政執法案卷評查與“兩法銜接”案卷評查工作。目前正在積極開展以基建工程、政府采購招投標、信息化建設項目等方面為重點的稅收執法督察工作。加強稅務行政審批事項監督管理,進一步規范了稅收自由裁量權。
(三)嚴格落實稅收政策。一是積極順應稅制改革要求,通過做好相關數據的采集匯總,嚴格把關,層層審核,嚴格把握和區分試點納稅人的應稅服務,做到“營改增”移交行業正確、戶數準確。上半年共向國稅部門傳遞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單位納稅人信息資料412 戶、個體納稅人信息資料186戶。二是做好困難群體稅收優惠減免工作。加強稅收優惠政策宣傳輔導,強化稅收優惠審批流程管理,建立快速審批“綠色通道”,主動服務困難群體。上半年共執行特困群體稅收優惠減免420萬余元。三是認真落實好西部大開發、高新企業、小微企業、自主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等稅收優惠政策,充分激發企業創業活力。上半年,全市共審核確認、備案49戶企業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免8186.95萬元,其中享受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14戶,減免稅額4276.23萬元。
(四)加大稅務稽查力度。深入開展稅收專項檢查和區域稅收專項整治,對建筑安裝業、金融保險業、電力等行業開展了稅收專項檢查。認真組織企業自查,上半年全市組織企業自查30戶,自查補稅612萬元。著力打擊整治發票違法犯罪行為,上半年共檢查發票使用戶17戶,其中有問題的9戶,涉稅發票金額36.34 萬元,查補稅款74.75萬元,滯納金7.49萬元,課處罰款2.7萬元,有效遏制了發票違法犯罪活動的蔓延。加大稅警協同檢查力度,上半年共協同執行稅款、罰款及滯納金1300萬余元。
地稅所半年工作總結范文二:
上半年,全市共組織地稅收入197660萬元,為年計劃的60.3%,同比增長19.8%,高全省平均增幅3.6個百分點,增收32664萬元;其中稅收收入完成188807萬元,為年計劃的60.3%,同比增長19.3%,高全省平均增幅2.5個百分點,增收30484萬元;基金附加收入完成8853萬元,為年計劃的59%,同比增長32.7%。省級稅收完成43812萬元,為年計劃的65.2%;市本級公共財政收入完成30163萬元,為市府計劃目標的55.4%,省級稅收、市本級均呈平穩較快發展態勢。省局、市委、市政府、《天府地稅》、《廣安日報》頭版顯要位置均對我局組織稅收收入工作進行了報道。省局和市委、市政府領導均通過不同場合或作出批示予以褒獎。
(一)堅持組織收入原則。繼續堅持“依法征稅、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堅決防止和制止越權減免稅”的組織收入原則,堅持收入規模與收入質量并重,確保各級次收入平衡發展,收入質量進一步提高。全面杜絕了寅吃卯糧收過頭稅、轉引稅款等行為。在嚴格控制新欠的基礎上,大力清繳陳欠,堅決防止和制止以各種名義拖欠國家稅款,上半年共清理欠稅403.93萬元,確保了全市地稅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二)強化稅收收入分析。鞏固常規分析機制,加強稅收微觀分析,及時掌握影響稅收收入的主要經濟參數和企業財務指標變化情況,牢牢把握組織收入的主動權。年廣安市地稅局稅收預測平均誤差率僅2.32%,準確率居全省第二名,獲優秀等次。所轄四個擴權縣岳池、鄰水、武勝和華鎣市地稅局在全省各擴權縣地稅局中分別獲得前四名,全系統稅收預測水平進一步提高。做好宏觀分析,開展地方稅收對地方財政貢獻調研分析,就全市近5年地稅收入規模、增幅、占財政收入比重變化情況進行梳理總結,形成《提升地方稅收對財政收入貢獻的思考》調研報告,被市政府《調查與研究》和《金廣安》刊用。
(三)更加注重收入質效。按照更加注重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要求,科學確定收入質量評價方法,建立收入質量管理機制,不斷鞏固和提高收入稅收收入質量,確保稅收收入科學合理增長。同時進一步強化對重大建設項目的稅源監控,將全市年投資總額1000萬元以上的345個建設項目全部納入市級稅源監控,及時掌握重大建設項目稅源規模及稅款繳納情況,增強了組織收入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
一、抓服務、重和諧,納稅服務不斷優化
(一)夯實納稅服務平臺。進一步推進辦稅服務廳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建設,制定辦稅服務廳公共設施管理辦法,公開日常業務辦稅流程、企業需提供資料、受理窗口等內容;整合納稅申報窗口和文書窗口,設立申報納稅、發票管理窗口,推行“一站式”辦理、“一窗式”辦結。加強辦稅服務廳窗口行政效能建設,大力實施納稅服務標準化建設,深化“兩集中、兩到位”工作。組織召開納稅服務專題座談會,廣泛聽取納稅人對稅收政策、征管流程、宣傳輔導咨詢、辦稅服務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對稅務網站、12366平臺進行優化和改造,完成了“12366” 服務熱線座席人員的選定、培訓等前期工作,確保9月1日起“12366”服務熱線開通。大力實施“移動稅務平臺”發票查詢、納稅定額查詢、納稅提醒等涉稅事項辦理。在廣安城區探索建立集中征收與管理、同城通辦等新型辦稅模式。
(二)完善納稅服務機制。積極推進納稅服務體制、機制和制度創新,建立健全了納稅服務考核評價、定期回訪制度、局所長接待日制度、行政大調解制度以及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等制度,強化服務質量考核評價,提高了社會滿意度。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納稅人滿意度調查,納稅人對納稅服務和工作質量綜合滿意率達到99%以上。按照《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行為規范》的要求,深入開展文明窗口創建活動,主動規范服務用語和儀表形象,統一著政務服務工作裝,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努力為納稅人服好務。本系統5名同志榮獲“全省地稅系統辦稅服務明星”稱號。
(三)優化納稅服務措施。以納稅人需求為導向,不斷創新稅法宣傳、納稅咨詢、辦稅服務、權益保護、信用管理、社會協作服務等方面的服務內容。積極開展“辦稅引導”、“領導帶班”等服務。進一步簡化辦稅程序,簡并辦稅資料。推行納稅風險提示,幫助納稅人降低稅收風險。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工具,開展郵箱送稅法、短信送稅法活動。印制和免費發放《辦稅指南》、《稅收政策匯編》、《納稅人權益和義務》等資料,積極開展納稅人辦稅基礎知識、新開業戶培訓、窗口人員文明禮儀培訓。深入開展窗口行業“創文明單位、樹行業新風”活動,市局被評為“全市政務服務工作市級部門窗口先進單位”,市局直屬一分局和廣安區地稅辦稅服務廳成功創建為“全國巾幗文明崗”, 華鎣市地稅辦稅服務廳獲“省級最佳辦稅服務廳”稱號,鄰水縣地稅辦稅服務廳被當地評為“紅旗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