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FiveClassics]五部儒家經書,即易、書、詩、禮、春秋
五代時始印五經。——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遂通五經。——《后漢書·張衡傳》
(1).五部儒家經典,即《詩》《書》《易》《禮》《春秋》。其稱始于漢武帝建元五年。其中《禮》,漢時指《儀禮》,后世指《禮記》;《春秋》,后世并《左傳》而言。漢班固《*通·五經》:“五經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font>《新唐書·百官志三》:“《周易》、《尚書》、《毛詩》、《左氏春秋》、《禮記》為五經?!?span style="display:none">Nyv子文庫范文網
(2).古代的五種禮制。《禮記·祭統》:“禮有五經,莫重於祭。”鄭玄注:“禮有五經,謂吉禮、兇禮、賓禮、軍禮、嘉禮也。”
(3).指德、義、禮、法、權輔弼國政的五項措施。《管子·五輔》:“德有六興,義有七體,禮有八經,法有五務,權有三度……故曰五經既布,然后逐姦民。”尹知章注:“六興、七體、八經、五務、三度,此五者可以輔弼國政也?!?span style="display:none">Nyv子文庫范文網
(4).五臟的經脈。《素問·經脈別論》:“水精四布,五經并行?!睆堧[菴集注:“五經并行者,通灌于五藏之經脈也。”
(5).中醫以《素問》、《靈樞經》、《難經》、《金匱要略》、《甲乙經》為五經。
五的解釋五ǔ數名,四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國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期)。五帝(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通常指黃帝、顓頊、
經的解釋經(經)ī織布時用梭穿織的豎紗,編織物的縱線,與“緯”相對:經紗。經線。經綸(.整理過的蠶絲;.喻政治規劃)。地理學上指通過南北極與赤道成直角的線(亦作“子午線”):東經。西經。經度。經緯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