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大雅·抑》:“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痹^互贈禮品,后引申指送禮,賄賂。晉袁宏《后漢紀·光武帝紀六》:“至其后世,不能以德而勤于法,故有吹毛求疵,詆欺無限,桃李之饋,集以成事。於是家無全行,國無廉夫,上下相循,法不能止,而仁義之風替矣?!泵鳉w有光《河南策問對二道》:“而杜林亦譏后世不能以德而勤於法,吹毛求疵,詆欺無限,桃李之饋,集以成罪。”
桃李的解釋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輩和所教的門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爭榮斗艷、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詳細解釋.桃花與李花。《詩·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矣,華如桃李。”后因以“桃李”形容貌美。唐張說《崔
饋的解釋饋(饋)ì進獻,進食于人:“凡王之饋,食用六谷”。泛指贈送:饋贈。饋遺(坕)。饋送。饋獻。部首: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