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磨滅,模糊難辨。《后漢書·文苑傳·禰衡》:“﹝禰衡﹞始達潁川,乃陰懷一刺,既而無所之適,至於刺字漫滅?!彼瓮醢彩?font>《游褒禪山記》:“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鼻逯芰凉?font>《老仆嘆》詩:“老僕懷書字漫滅,長跪視人人不接?!濒斞?font>《<嵇康集>跋》:“今於原字校佳及義得兩通者,仍依原鈔,用存其舊。其漫滅不可辨認者,則從校人,可惋惜也。”
(2).埋沒。宋蘇轍《私試進士策問》之二七:“《易》、《詩》、《書》皆立學官,《春秋》雖不用,而其書亦不廢。惟大《樂》淪棄,漫滅無文?!鼻孱櫻孜?font>《三朝紀事闕文序》:“臣祖二十年抄録之勤,不忍令其漫滅,以負先人之志?!?span style="display:none">vjr子文庫范文網
(3).淹沒。宋蘇軾《錄進單鍔吳中水利書》:“凡欲疏通,必下而上。先治下,則上之水無不流;若先治上,則水皆趨下,漫滅下道,而不可施功力,其勢理然也。”
漫的解釋漫à水過滿,四外流出,漾出來:河水漫出河床。漫溢。漫流。漫漶(文字、圖畫等因受潮而模糊不清,如“字跡漫漫”)。淹沒:大水漫過橋面。滿,遍,到處都是:迷漫。漫山遍野。沒有限制,沒有約束,隨意:
滅的解釋滅(滅)è火熄:熄滅。消失,喪失:滅口。滅亡。不可磨滅。滅族(古代的一種殘酷刑罰,一人犯罪,株連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親屬,都被一起殺掉)。淹沒:滅頂之災。亡明著部首:火;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