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三珪”。三種玉圭,借指公、侯、伯。后亦指高官重臣?!冻o·大招》:“三圭重侯,聽類神只。”王逸注:“謂公、侯、伯也。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故言三圭也。”《莊子·讓王》“﹝楚昭王﹞謂司馬子綦曰:‘屠羊説居處卑賤而陳義甚高,子綦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陸德明釋文:“三旌,三公位也。司馬本作‘三珪’云。謂諸侯之三卿皆執珪也?!碧茩嗟螺洝冻陱埫乇O閣老喜太常中書二閣老與德輿同日遷官相代之作》詩:“正名推五字,貴仕仰三珪?!?span style="display:none">Rl7子文庫范文網
三的解釋三ā數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叁”代):三維空間。三部曲。三國(中國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數:三思而行。三緘其口。部首:一;
圭的解釋圭ī古代帝王或諸侯在舉行典禮時拿的一種玉器,上圓(或劍頭形)下方:圭角(僶)(圭的棱角,喻鋒芒)。古代測日影的器具:圭表(a.測日影的器具;b.標準)。圭臬(指標準、法度,如“奉為圭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