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節日名。漢以前以農歷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魏晉以后,定為三月三日,不必取巳日?!逗鬂h書·禮儀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宋書·禮志二》引《韓詩》:“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拂不祥?!碧葡鳌度氯昭缤趺鞲酵ぁ吩姡骸叭瘴┥纤龋瑫r亨有巢?!彼螀亲阅痢秹袅讳洝と隆罚骸叭氯丈纤戎剑饔x故事,起於晉時。唐朝賜宴曲江,傾都褉飲踏青,亦是此意?!钡灿腥匀∷热照摺T讟恪秹︻^馬上》第一折:“今日乃三月初八日,上巳節令,洛陽王孫士女,傾城翫賞。”
上的解釋上à位置在高處的,與“下”相對:樓上。上邊。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古。上卷。等級和質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語,一般借指文學藝術的高妙境界或上品)。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車。上升。去
巳的解釋巳ì地支的第六位,屬蛇。用于計時:巳時(上午九點至十一點)。部首: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