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謂農歷正月、五月、九月為齋戒之月。于此三月尤須作善以要福。宋莊季?!峨u肋編》卷上:“寅、午、戌月,世人多齋素,謂之‘三長善月’。其事蓋出於佛書。云大海之內,凡有四洲,中國與四夷特南贍部一洲耳。天帝之宮有一鏡,能盡見世間人之所作,隨其善惡而禍福之。輪照四洲,每歲正、五、九月,正在南洲,故競作善以要福。至唐高祖武德二年,遂詔天下,自今正月、五月、九月不行死刑,禁*?!眳㈤啞叭L月”。
三長的解釋.北魏地方基層行政官吏黨長、里長、鄰長的合稱。《魏書·高祖紀下》:“初立黨、里、鄰三長,安民戶籍?!薄段簳な池浿尽罚骸拔撼醪涣⑷L,故民多蔭附。”.陰陽家指年月日之首?!端鍟に囆g傳·蕭吉》
善月的解釋佛教對正、五、九三個月的稱謂。謂此三月,世人宜持長齋,慎言行,特修善業,故又稱齋月。元德煇《敕修百丈清規·祝釐·善月》:“正五九為善月。預先一日,維那令堂司行者,覆住持報庫司,掛善月牌于殿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