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
(2)[forgetoneself]∶由于富有或得勢而忘乎所以
有的人錢多了就燒包,吃喝玩樂,滿不在乎
(3)[papermoney]∶舊時祭鬼神,焚燒封成包的紙錢
(1).方言。指祭祖時焚化包封好的紙錢。清袁枚《新齊諧·燒包》:“粵人於七月半,多以紙錢封而焚之,名曰燒包,各以祀其先祖。”
(2).方言。謂荒唐或揮霍。《鍾山》1982年第5期:“眼下咱們手里都攢下倆錢,咱們得把錢用在正道上,千萬不能燒包,不能瞎折騰,是不是?”
燒的解釋燒(燒)ā使東西著火:焚燒。燃燒。燒灼。燒毀。用火或發熱的東西使物品受熱起變化:燒水。燒飯。燒磚。燒焊。燒藍。燒料。一種烹飪方法:燒茄子。燒雞。體溫增高:發燒。退燒。經烘烤制成的餅:燒餅
包的解釋包ā用紙、布或其他薄片把東西裹起來:包裝。包餃子。包好了的東西:郵包。背(坕)包。裝東西的袋:書包。皮包。容納在內,總括在一起:包括。包舉(總括)。包容。包涵。包羅萬象。無所不包??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