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官名。相傳少昊始置,唐虞因之。周時為六卿之一,曰地官大司徒。掌管國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漢哀帝元壽二年,改丞相為大司徒,與大司馬、大司空并列三公。東漢時改稱司徒。歷代因之,明廢。后別稱戶部尚書為大司徒。明伊耕《春懷》詩:“轉輸坐見司徒急,經略親看相國行?!鼻蹇咨腥巍短一ㄉ取ぢ牥蕖罚骸跋茸嫣?,家父司徒,久樹東林之幟;選詩云間,征文白下,新登復社之壇?!蓖跫舅甲ⅲ骸案该?,官至戶部尚書。這職位大略和古代的司徒相近,因此稱他作司徒。”參閱《通志·職官二》、《續通典·職官二》。
(2).復姓。五代時有司徒詡。見《舊五代史·周書》本傳。
司的解釋司ī主管,操作:司法。司機。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別方向的儀器,為現在指南針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b.復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長官,后為
徒的解釋徒ú步行:徒步。徒涉??眨和绞?。白白地:徒然。徒勞無益。只;僅僅:家徒四壁。從事學習的人:徒弟。徒工。學徒。師徒。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黨徒。人(多指壞人):匪徒。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