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渴望在干凈、明亮、舒適的環境里愜意地生活、學習。然而總有一些人不自覺的到處扔垃圾,我們一定要向全社會的人倡議保護整潔的環境。今天給大家帶來一些垃圾不落地倡議書模板,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同學!
垃圾不落地倡議書模板【1】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清新美麗的校園,整潔明亮的教室是我們快樂學習的家園,創建綠色校園,營造和諧氛圍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根據浦東新區“垃圾不落地,浦東更美麗”文明行動的號召,學校向大家提出倡議:
一、愛護學校一草一木,努力營造健康向上的中隊文化,積極創建綠色 中隊。
二、有心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科學回收資源,綠色消費;合理利用資源,重視環保。
三、認真做好十分鐘勞動,積極開展綠化校園、美化校園、凈化校園工程,共建綠色校園。
四、自覺遵守學校環境衛生制度,落實包干區負責制。
五、認真貫徹“垃圾不落地,浦東更美麗”號召,把每月的21日作為“全面自查日”,相互監督,相互提醒
六、自覺樹立維護環境意識,積極深入社區、公共場所宣傳“七不規范”做校內校外的文明使者。全面提高環境與發展意識,為和諧社會的創建做出應有的貢獻。
“蔚藍的天空,綠色的校園”是我校開展垃圾不落地活動口號,也是長抓不懈工作機制。讓我們共同攜手,為社會的環境衛生事業、為營建校園更優美的環境,作出更大地努力!
垃圾不落地倡議書模板【2】
廣大市民朋友:
圣誕節原本是西方的重要節日,但現在國內年輕人在對西方圣誕文化了解不多的情況下,曲解了過節的意義,將“平安夜”變成了“狂歡夜”,導致許多不文明的現象發生。我們不拒絕圣誕,但是我們拒絕不文明行為,為此,我們倡議:
一、文明守禮、相互謙讓。
圣誕節期間減少到人群容易聚焦的地方活動。避免和他人產生矛盾或糾紛,如發生問題應當采用法律途徑解決。
二、珍愛自己、尊重他人。
不盲從、不媚外、不跟風,不參與圣誕節的聚集狂歡活動,自覺抵制亂扔雜物、隨意使用“飛雪”、“噴霧”、“彩帶”等噴灑物品,避免給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避免妨害公共安全、影響交通秩序、污染環境和破壞公共設施等情況發生。
三、遵守秩序,文明出行。
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不闖紅燈,不跨越交通護欄,不亂穿馬路,不占用公共通道,倡導綠色出行。在圣誕節期間,停用或少用機動車,爭做綠色出行、文明交通的參與者。
四、禮節有度,節約環保。
減少節日禮品的購買和贈送,多用電子賀卡等環保方式傳遞友情、親情,減少紙制品的使用。不大吃大喝,提倡文明用餐。
五、增強自信,傳承文化。
中華民族有著豐富厚重的傳統文化,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這些傳統節日承載著我們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是我們寶貴的文化資源,我們要過好自己的節日,做優秀民族文化的踐行者和傳承者。
市民朋友,春城是我家,文明創建靠大家。讓我們攜起手來,理性過節、平安過節、文明過節,為共建“美麗春城、幸福昆明”作出我們自己應有的努力!
垃圾不落地倡議書模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大家好!
_年4 月22 日是第42個世界地球日,這次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
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校園,是我們播種希望的田野。
優美和諧的環境為我們帶來身心的愉悅和無限的樂趣;良好優質的校園環境為我們的成長、學習營造愜意的氛圍。
校園需要愛護,環境需要保護,地球需要呵護。長期以來,我們習慣將各類廢棄物和垃圾混裝投放于垃圾收集點,這種方法便于垃圾的集聚清理,但具有可利用價值的物品卻難以回收。
目前,垃圾還是依賴填埋的方式處理,隨著垃圾填埋場的逐漸飽和,垃圾圍城并不是毫無根據的想象,而是迫在眉睫的壓力。為減少資源的浪費和垃圾的減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宣傳工作已經迫在眉睫。
垃圾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塑料、金屬、玻璃、紙類、織物等,扔置于綠色的可回收垃圾筒內)、不可回收垃圾(食物殘渣、瓜皮果殼、煙頭、塵土、衛生廢紙等,扔置于黃色的不可回收垃圾桶內)、有害垃圾(熒光燈管、油漆桶、化學品、過期藥品、廢舊電池等)、其他垃圾(建筑垃圾、舊家具、舊家電以及除分類以外的垃圾)。
也許大家覺得垃圾分類有些麻煩,但是,可回收垃圾積少成多,在這個簡單的過程中,我們的舉手之勞,悄然為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垃圾的減量做出了很大貢獻。本學期,我校少先隊開展了“回收廢舊書刊給學校添點綠”活動,不僅美化了辦公室的環境,還創造出財富,給學校添彩。地球只有一個,她的生命看似強大,實質卻很脆弱。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相信,我們的天會更藍,水會更清,金色的夢里旖旎無限!
當綠色在地球上一點點消失,當垃圾逐漸侵占我們的家園,別在聲聲嘆息中讓幸福走遠,快快行動起來。你可知道,城市的命運并不取決于多少公里外的垃圾填埋場或焚燒廠,而取決于我們把垃圾丟出去的那一刻,動手改變,參與垃圾分類,保護地球家園!
曾記得有人說過:“我們今天的祖國,不是從祖宗手里繼承下來的,而是向我們的后代借來的。”是啊,一幅幅真實的景象擺在我們面前;一幕幕悲慘的現實在生活中上演。
為了地球的潔凈,生命的健康,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參與到垃圾分類活動中,保護環境,我們義不容辭、責無旁貸!
垃圾分類,綠色家園,從我做起。在此我們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
行動起來,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讓我們做好垃圾分類;為了一份潔凈,讓我們合理投放垃圾。無論你是在校園,還是在家里,或在公共場所,讓你們的舉手之勞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素養,一種航標。
行動起來,手拉手,小手拉大手,用我們的行動感召你們的家人、友人、周圍的人參與垃圾分類收集!
為了祖國的明天,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共同締造一個美好的明天!
垃圾不落地倡議書模板【4】
截至目前,地球是唯一有生命居住的星球。生命需要清新的空氣和干凈的水源。但是,地球的環境不容樂觀:垃圾遍地、水源污染、溫室效應……這些問題嚴重威脅這動植物甚至人類的生存。
2019年2月,演員黃渤在太平洋島國帕勞度假潛水時,看見水面漂浮一煙盒,撈起來一看竟然是“中華”牌。他發微博感慨:“朋友啊,去別人家做客,咱客氣點,這兩字的臉丟不起啊!”
我認為,這位丟垃圾的中國人雖不知道是誰,但他一定是已經把亂扔垃圾作為一種潛意識。否則,他怎么會忍心破壞如此美麗的風景?這暴露了一個問題:民眾環保意識的欠缺。這些人小時候沒有接受完善的環保教育,不知道像這樣亂丟垃圾的影響——破壞環境;影響其它人的心情;有損中國人民的形象;引發“破窗效應”,導致這種不良行為的無限擴展。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感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要是像新加坡那樣,亂扔垃圾、破壞環境者處以高額罰款,誰還會再把垃圾扔得遍地都是?誰還會把隨手扔垃圾作為一種“習慣”?我國最近幾年不斷檢查工廠和企業排污是否合法,出臺的法律和檔也數不勝數??墒牵娝苤?,生活垃圾占全部垃圾的一大半,為什么關于處罰亂丟垃圾者的法律檔卻寥若晨星?我個人認為,讓人們不再亂扔垃圾需要三步:先是讓他們“不敢扔”,接著是“不想扔”,最后是“不會扔”。而我國,卻連第一步的目標都似乎遠在天邊!
慶幸的是,政府已經開始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深圳東門步行街兩名店主因往店外掃垃圾且拒不受罰,被法院強制執行,做出罰款1000元的行政決定。從2019年6月至今,東門步行街區累計處理行人亂丟垃圾1012宗,經過長達8個月的規勸,目前在東門的人流已基本養成“垃圾不落地”的習慣,環境衛生大為改觀。東門步行街以前的垃圾運送量日均達6噸,現降至0.3噸。
我認為,這樣的處罰并非小題大做,而是通過法律手段約束人們的不文明行為,對其他亂扔垃圾的人提出警告,達到“以一儆百”的效果,是社會治理的成功嘗試。接下來,我們需要在更多地區試行該政策,治理亂丟垃圾的現象,讓“垃圾不落地”成為一種習慣,讓“保護環境”成為潛意識。同時,應該大力推廣“垃圾分類回收”的做法,制作公益宣傳片,公益廣告和公益專欄等,讓人們更多地了解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社區、街道等應該積極開辦愛心義賣活動,讓大家把不需要的衣物、書籍、文具等捐出,送到偏遠地區。這樣既傳遞了知識,傳遞了溫暖,同時節約資源,不產生垃圾。
治理環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垃圾不落地”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希望政府能盡快落實相關政策,人們能自覺遵守法律,做不亂丟垃圾的好公民。我相信,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地球一定會充滿綠色!
垃圾不落地倡議書模板【5】
親愛的社區朋友們:
用雙手美化家園,用行動創造潔凈,是每個市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是文明社區的首要條件,也是全體居民的切身需求。為了讓我們的社區更加干凈整潔,就要全民動手,人人參與,清潔社區,消除衛生死角,齊心協力創造一個整潔、舒適、和諧的人居環境。在此,社區向居民朋友們發出如下倡議:
一、清潔社區,從我做起。建設優美、整潔、靚麗的社區環境,是每個居民共同的期望和責任。廣大居民應以主人翁姿態積極參與到全民衛生大清掃活動中去,主動規范樓道內堆放的雜物,清理居民住宅區、綠地、小公園等處的積存垃圾、隨手清理小區內的“牛皮癬”小廣告。廣大市民要切實發揮自身積極性和熱情,動員家庭成員自覺參與到各類清潔環境活動中來,為共同建設美好潔凈的家園添磚加瓦。
二、遵守公德,摒棄亂吐亂扔陋習。
1、響應垃圾分類的號召,對垃圾實行分類投放。
2、遵守公德,愛護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不隨車亂扔紙屑、不亂扔雜物、不亂倒垃圾……只有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愛護環衛工人勞動成果,攜手共建清潔美麗的家園,才能從源頭上杜絕城市臟亂差現象。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去積極參與到“清潔社區”的活動中去,用我們的雙手去清潔家園、美化家園,為打造更加清潔、更加靚麗的社安全環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