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會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所以在別人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我們也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人,今天給大家帶來一些自愿捐款倡議書模板格式集錦,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同學!
自愿捐款倡議書模板格式集錦【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志、社會各界朋友:
擁有健康和快樂是我們每個人的夢想。當我們和朋友放聲歡笑、喜悅高歌之時;當我們和家人幸福團聚、共享天倫之時;當我們努力工作、暢想人生理想之時,你可知道,在我們的省級貧困村大麥地村,有這樣一個家庭,正在被病魔拖垮。
丁萬瓊,女,35歲,在大麥地這樣一個省級貧困村,他靠著和丈夫共同飼養噹噹雞、種植花椒的粗放式農業帶來的7000余元的年收入,養活一家5口。一兒一女也正在上學,年邁的母親去年因為結石病住院也花去了1萬余元。在如此拮據的經濟狀況下,并沒有擊垮丁萬瓊家庭的幸福,懂得知足,是這個家庭美滿的秘訣。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2019年的某一天起,丁萬瓊忽然發現自己常常面色蒼白,渾身乏力,并伴有流鼻血等癥狀,持續一段時間后,家人帶她做了檢查。2019年3月1日晚,檢查報告出來了,丁萬瓊患上了白血病,噩耗擊碎了這個本應祥和美滿的家庭,天文數字的醫療費,讓這個家庭束手無策,空氣中始終彌漫著絕望的氣息。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廣大團員青年、各界愛心人士,請伸出你們的援助之手,獻一份愛心,無論捐獻多少,對他們來說,都是無法報答的恩情, 不僅讓他們有了戰勝病魔的物質基礎,也使其倍添戰勝病魔的信心和勇氣。
也許您也不富裕,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您的善舉,您的愛心,您的關懷,您的點滴付出都可能改變他們的命運,讓他們暗淡的生活重新煥發出燦爛的光輝,讓希望的光芒照亮他們今后的路程。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無論是誰都想緊緊抓住生命的纜繩。他們都是陽光一樣顏色的生命,他們還含苞待放,就要經歷生與死的考驗, 這是多么殘忍的事情。同情、博愛是每個人都有的品質,希望您能伸出友愛之手,幫他們一把,讓他們能平安地渡過生死攸關的人生之坎。
來吧,朋友們!讓我們一起關注、救助這個樸實善良的青年。生命不能等待!愿生命長久!讓真愛永存!
捐贈地址:攀枝花市西區格里坪鎮大麥地社區村委會
電話:書記 __x
主任__x
自愿捐款倡議書模板格式集錦【2】
各位同事:
擁有健康和快樂是我們每個人的夢想。當我們和朋友高歌、放聲歡笑的時候;當我們和家人團聚、共享天倫的時候;當我們努力工作,暢想人生理想的時候,就在我們身邊,有位熱血青年正遭受著病魔的折磨,用他微薄的力量與命運進行著不懈抗爭!
龍興勝,男,34歲,云南省麗江華坪縣人,2019年12月進入公司,任通信中心首期南段車間副主任一職。該同事在崗位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對工作從不懈怠,是首期南段車間的“好家長”,也是通信中心的優秀員工。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2019年6月身體突然出現不適,經常困倦、乏力、氣短,面部及四肢水腫,還有血壓高危。經過多家醫院檢查被確診為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期)腎病晚期,并伴有極高危的高血壓,肺部感染,左心室肥大,腎性貧血等重大病癥。對于這個病癥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換腎,二是透析。2019年12月30日才步入婚姻殿堂的他,真正的幸福才剛開始,美好的生活才開始步入正軌,而這突如其來的病魔,剝奪了他現有的幸福生活,面對巨額的醫療費對于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來說就是夢魘。由于沒有合適的腎源也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所以只好做透析維持生命。
生命誠可貴,面對如此不幸,我們怎能不聞不問、聽之任之?病魔可以奪去生命的健康,但卻不能奪去人間的真情。在此,通信中心特發出倡議,號召廣大員工伸出援助之手來幫助龍興勝同事,希望大家積極行動起來,獻出一份愛心,呈上一片溫馨,幫助我們患病的同事早日戰勝病魔,一起渡過難關。也許,我們所捐的錢只是杯水車薪,但我們的愛心,能給予他力量和溫暖。讓我們為他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給予這個困難家庭經濟上一些幫助和精神上的莫大支持,幫助他們走過人生的困難時期!
自愿捐款倡議書模板格式集錦【3】
這是一份由真情來信催生的代表建議。全國人大代表傅一鳴把這封信和自己的建議附在一起,遞交給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議案組。“希望這封曾經打動我的來信和它背后的故事,能夠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盡快建立大病醫療救助制度,讓更多的人不再因為沒錢而治不起?!?span style="display:none">cF0子文庫范文網
一封來信 向代表求解救助問題
去年4月,在浙江嘉興職業技術學院工作的傅一鳴收到一封嘉興秀州中學高一(2)班學生的來信。署名沈青、鄧楚瑤的兩位學生在信中說,他們讀到嘉興一中實驗學校學生周麗霞的一封信,信中透出了她身患白血病無錢治病的悲哀與無奈,和永不言棄、渴望活下去的信念。
一場重病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說就是一場近乎毀滅性的災難。60余萬元的治療費讓周麗霞的父母、來自大橋鎮衛星村的農民終日以淚洗面。“我們只為救同學1嘉興一中實驗學校的同學們自發地為周麗霞組織捐款。捐款由全班發展到了全校,愛心由學生傳遞給了學生家長,蔓延到了整個社會。沈青、鄧楚瑤就這樣從他人手中接過了周麗霞的信和同學的倡議書。
“對于這些貧窮的患兒,社會救助機制是如何運作的?醫院是否會減免醫療費?紅十會是否也會伸出援助之手?銀行又是否會給一貧如洗的他們貸款?民政局是否也會來操一份心?”兩位學生寫信給傅一鳴,希望她作為一名教師和全國人大代表,能夠給他們一個解答和承諾。
愛心捐助 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所幸的是,各界的熱心奔走和全社會的慷慨捐助,讓同學們和學校幫助周麗霞籌集到了40余萬元的善款。加上全家舉債,周麗霞的手術最終得以實施。幾個月后,傅一鳴讀到了周麗霞寫給所有關心她的人的信,“我現在可以下地了。有朋友對我說,提前面對死亡或曾與死亡擦肩而過的人,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會變得更加珍惜他所擁有的一切。我想,我屬于這類人,你們和家人的愛讓我重生……”傅一鳴熱淚盈眶。
捐款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倘若每一位重病患者只能靠社會愛心捐助來渡過難關,長此以往,即使是最富有同情心的人也會變得麻木與冷漠。這件事引起了傅一鳴對周麗霞這樣一個群體以及如何建立相應機制的關注。她四處搜集材料、開展調研。中國勞動保障科學院副院長劉學民的一份可行性研究報告,更堅定了她在今年全國人代會上提交相關建議的決心。
自愿捐款倡議書模板格式集錦【4】
今年元月以來,我省玉樹等地多次發生大范圍降雪天氣,特別是玉樹州各市縣均遭受不同程度的雪災。由于降雪過程持續時間長、積雪深、強度大、范圍廣,且伴有寒潮,積雪難以在短期內消融,已形成嚴重雪災,導致家畜死亡持續增多,經濟損失持續上升,嚴重影響了農牧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部分野生動物出現死亡,生存環境持續惡化。
玉樹地震創傷尚未完全平復,又再次飽受雪災摧殘。雪災牽動人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領導親赴一線指導抗災救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當我們看到災害肆虐,群眾受難,動物和牲畜飽受折磨之時,我們豈能袖手旁觀,更不能置若罔聞。大雪無情,人間有愛,面對雪災,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用愛心構筑起一道堅實而溫暖的暖流,溫暖他們的心,幫助災區群眾渡過難關。
省紅十字會向全省各行政、企事業單位,各人民團體,駐軍部隊,中央駐青各單位、民營企業及社會愛心人士發出募捐倡議,懇請大家伸出雙手,盡己所能,捐款捐物,支持災區。捐贈款物主要用于以玉樹為主的雪災地區抗雪賑災工作,捐款捐物全部在我會信息發布平臺進行公示。
捐款地點:省紅十字會財務事業部(西寧市西大街12號省政府東三樓308室)
自愿捐款倡議書模板格式集錦【5】
親愛的同學們,家長朋友們:
當你們茶余飯后欣賞校園美景的時候,當你無憂無慮暢游書山學海的時候,當你品嘗著可口美味的零食時,你可曾想到在我們身邊,有人可能正在為下個月的午餐費發愁?你可曾留意還有一個個正在為每學期的學雜費和生活費而發愁的學子?你可曾知道還有一位位因家庭貧困或遭遇不幸而面臨輟學的同學?有的家人病魔纏身,債臺高筑;有的父母雙雙下崗,生活無依;有的兄弟姐妹多人讀書,學費難酬……能背上書包繼續學習是他們最大的奢望!物質的貧困有可能阻斷他們通向成功的征程,命運的無情有可能折斷他們放飛理想的翅膀。
他們渴求知識,熱愛學習,品學兼優??粗@些充滿希望的同學,看著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我們怎能不心動?樂善好施,扶貧幫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相互幫助,患難扶持是社會倡導的時代新風。困難的同學需要你的愛心,和諧的社會需要你的支持。
為了更好地以我們的實際行動來幫助我們身邊需要幫助的同學,初一初二年級家委會提出倡議,開展“暖冬”獻愛心活動,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同學,讓這些孩子感受這個冬日的溫暖。家長朋友們您可以捐出您的一包煙錢,同學們可以捐出自己的零花錢,慷慨捐助那些熱切期盼的人!
“滴水匯成大江,碎石堆成海島”,只要人人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