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不調協,捍格不入。明無名氏《運甓記·棄官就辟》:“一官寥落誤儒紳,枘鑿方圓迕世情。”清錢謙益《續次敬仲韻》之二:“畢箕風雨難憑準,枘鑿方圓費彌縫。”參見“枘鑿”。
枘鑿的解釋《楚辭·九辯》:“圜枘而方鑿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難入。”《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持方枘欲入圜鑿,其能入乎?”枘、鑿,榫頭與卯眼。枘圓鑿方或枘方鑿圓,難相容合。后因以“枘鑿”比喻事物的桿格不入或互相矛盾
方圓的解釋∶指定半徑范圍內的面積公里方圓之內的個內湖∶圍繞;在;周圍地這個湖方圓一里,寬半里詳細解釋亦作“方圜”。亦作“方員”。.方形與圓形。亦泛指事物的形體、性狀。《管子·形勢解》:“以規矩為方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