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武功的七種德行。《左傳·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故使子孫無忘其章……武有七德,我無一焉,何以示子孫?”《梁書·武帝紀》:“大司馬攸縱自天,體茲齊圣,文洽九功,武苞七德?!碧屏谠读葙R破東平表》:“五兵永戢,七德無虧?!泵鳁钌鳌而P賦》:“覽七德,律五音,通天祉,應地靈?!?span style="display:none">2cs子文庫范文網
(2).指文治的七種德行?!秶Z·周語中》:“尊貴、明賢、庸勛、長老、愛親、禮新、親舊……若七德離判,民乃攜貳。”韋昭注:“七德,謂尊貴至親舊也?!?span style="display:none">2cs子文庫范文網
(3).指詩歌的七種特性。唐皎然《詩式·詩有七德》:“一識理,二高古,三典麗,四風流,五精神,六質干,七體裁。”
(4).隋唐時舞名。又樂曲名?!端鍟ひ魳分旧稀罚骸暗塾韫?,太常丞跪請進舞《七德》,繼之《九序》?!薄杜f唐書·音樂志一》:“癸巳,奏《七德》、《九功》之舞,觀者見其抑揚蹈厲,莫不扼腕踴躍,凜然震竦。”《舊唐書·音樂志一》:“立部伎內《破陣樂》五十二遍,修入雅樂,祇有兩遍,名曰《七德》?!眳⒁姟捌叩挛琛?。
七的解釋七ī數名,六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柒”代)。文體名,或稱“七體”,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稱“做七”。部首:一;
德的解釋德é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范,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心意,信念:一心一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