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的譯音,又譯為靈鷲山、靈鳥山、靈鳥頂山。在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東北,為釋迦牟尼說法之地。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一》引《西域記》:“耆闍崛山在阿耨達王舍城東北,西望其山,有兩峯雙立,相去二三里,中道鷲鳥常居其嶺,土人號曰耆闍崛山。胡語‘耆闍’,鷲也?!碧菩?font>《一切經音義》卷六:“正言姞栗陀羅矩吒山,此譯云鷲臺,又云鷲峯,言此山既棲鷲鳥,又類高臺也。舊譯云鷲頭或云靈鷲者,一義也。”
耆阇的解釋耆闍崛山的簡稱。清趙翼《劉蔭萱遠寄藏佛一尊賦謝》:“旄牛徼外烏斯藏,傳是耆闍古靈隩。”參見“耆闍崛山”。
山的解釋山ā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沖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形狀像山的:山墻(人字形房屋兩側的墻壁。亦稱“房山”)。形容大聲: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