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否則,寧可持重待機,以避免反攻陷入僵局,甚至給敵方再次突擊提供機會。
2、而***為了“慎重初戰”,仍然“持重待機”。
3、點龍岡、東固地區隱蔽集結,持重待機。
4、4月23日,紅一方面軍3萬余人轉到退卻終點龍岡、東固地區隱蔽集結,持重待機。
5、爆發后受命扼守潼關,針對叛軍兵鋒甚銳、來勢兇猛的實情,持重待機,堅壁不戰。
6、劉帥戰無不勝,但缺少出人意料的妙招,彭大將軍粗中有細,持重待機,關心部下,令人愛戴。
7、在紅軍時期,他就要求“慎重初戰”,在條件不成熟時寧可持重待機,力求不打則已,打則必勝;在抗戰期間,他強調必須有利決戰,避免不利決戰。
8、再如唐代名將高仙芝、封常清,在“安史之亂”爆發后受命扼守潼關,針對叛軍兵鋒甚銳、來勢兇猛的實情,持重待機,堅壁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