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難方殷,臺星遽殞,平生期不負,十年藍篳愧元功。
2, 日本投降后,省府遷回開封,當時國難方殷,百廢待舉,無暇結婚,到四六年冬,兩人才舉行了婚禮。
3, 他畢業時值抗戰歲月,國難方殷,學校輾轉內遷至云南昆明。
4, 值此國難方殷,諸同學激于義憤,不辭犧牲,熱心毅力堪稱嘉尚。
5, 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庾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
6, 世務方殷,度不復有閑情暇日以從事雕蟲之技,輒撥萬冗,寫成茲卷,其末四紙,則瀕行前一夕醉后之作也。
7, 群情激憤之時,錢穆發言,認為國難方殷,大家應以和合為貴,他日勝利還歸,各校自當獨立,不該在蒙自爭獨立。
8, 而遠方殷商祖陵中歷代二十九位帝王英靈也與其產生共鳴,化為火魂破陵而出,飛往鹿臺投入紂王**的烈焰之中。
9, 當信遞給他時,他正在濟濟一堂的賓客中開懷暢談,興致方殷。
10, 據了解,楊滄白逝世后蔣介石親臨主祭,題送了“哲人其萎”的挽幛,書寫了“抗戰方殷,吾黨又弱一個;言行不朽,先生獨有千秋”的挽聯。
11, 和平大業猶賒,賢勞正賴,何竟中道損棄,碧血長空永留恨;民主曙光初吐,瞻望方殷,難堪噩耗驚傳,蒼生大地盡含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