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嘔鵶”。1.象聲詞。唐元稹《酬樂天待漏入閣見贈》詩:“颭閃才人袖,嘔鴉軟舉鐶?!兵f,一本作“鵶”。
(2).指嬰兒。嬰兒啼聲吚啞,故稱。宋陳造《送學生歸赴秋試因省別業》詩:“寧堪再攬減,又抱兩嘔鴉?!弊宰ⅲ骸盎慈酥^歲飢為年歲攬減,越人以嬰兒為嘔鴉?!兵f,一本作鴉,一本作鴉,一本作鴉,一本作“鵶”。
嘔的解釋嘔(嘔)ǒ吐:嘔吐。嘔血。嘔心瀝血(形容費盡心血)。作嘔(惡心,厭惡)。嘔(嘔)ō〔嘔啞〕形容管弦樂曲、嬰兒說話、搖櫓、鳥鳴等聲音,如“嘔嘔學語”、“嘔嘔管弦”。古同“謳”,歌頌。
鴉的解釋鴉(鴉)ā鳥類的一屬,全身多為黑色,嘴大翼長,叫聲“丫丫”:烏鴉。寒鴉。鴉嘴鋤(一種形如鴉嘴的輕便小鋤)。古同“丫”,女孩子。部首: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