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指勇、爭、戰、怒等有背慈善仁愛之事。《國語·越語下》:“越王勾踐即位三年而欲伐吳……范蠡進諫曰:‘夫勇者,逆德也;兵者,兇器也;爭者,事之末也。’”韋昭注:“德尚禮讓,勇則攻奪。”《尉繚子·武議》:“兵者,兇器也;爭者,逆德也;將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font>《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兵者,兇器也;戰者,逆德也;爭者,事之末也。”《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怒者,逆德也;兵者,兇器也?!?font>《蕩寇志》第七八回:“夫佳兵不祥,戰者逆德。”
(2).背棄仁德。《漢書·高帝紀上》:“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逆的解釋逆ì方向相反,與“順”相對:逆流。逆行。逆風。逆轉(僴)(局勢惡化)。莫逆之交。抵觸,不順從:忤逆。忠言逆耳。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叛逆。逆產。迎接:逆旅(旅店)。預先:逆料(預料)。
德的解釋德é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范,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心意,信念:一心一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