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去了老楊樹下,就看見墳臺上有個紅包兒,那是女鬼平時常穿的衣服,包里有個白胖的嬰兒,正蹬著腿玩呢。
事后,病人家屬帶了禮物和紅包兒前來酬謝,被程衛軍婉言謝絕了。
于是,趕緊把備好的“紅包兒”往外掏,一邊掏一邊想:看咱這中國孩子多有禮貌,甭大人教自動會排輩兒。
這時女家院內必有人隔門要“紅包兒”,娶客就把紅封包遞過去,里邊才開大門。
感謝微信,讓家人的距離更近,也讓收紅包兒變得更方便了。
過年包個紅包兒,是我國傳統節慶文化的重要形式。
可是有一天,林某突然請一位老同學送來了“紅包兒”,說自己一定要參加他們的婚宴。
8月21日,黃某將借來的1200元現金又匯入賬號,“王小姐”又向他提出,要給接收單位的人員一個很吉利的紅包兒8888元。
當今,贈送壓歲錢的風氣日盛,尤其獨生子女有的可收得數以千計的紅包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