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逝,皇帝下旨將其梓宮送盛京火化,歸葬昭陵貴妃園寢。
2、‘比蕭哲(金使)以國書來,許歸梓宮、太母及河南地,天下皆知上國尋海上之盟,與民休息,使人奉命通好兩國耳。
3、自梓宮在殯,喜容靦然,天罰重離,歡恣滋甚。
4、梓宮未殯,先念保母之香火,陵工未成,強入閹寺之勤勞,于理為不順,于情為失宜。
5、況丑虜變詐百出,而倫又以奸邪濟之,梓宮決不可還,太后決不可復,淵圣決不可歸,中原決不可得,而此膝一屈,不可復伸,國勢凌夷,不可復振……
6、第2日,梓宮安奉地宮,由皇帝親自扶棺下去,前面10名太監執燈引導,欽點之王大臣隨同梓宮進入,敬視永安于石床之上,然后撤出龍車。
7、己亥,梓宮奉安山陵,禁有司科派擾累。
8、生命里總要有這么些人來來去去,走了就不再留戀,多好。可是為什么僅僅是提起那兩個字,胸口就會緊的無法呼吸?又為什么我甚至連打開梓宮看一看他的遺容都不敢?為什么在這么溫暖的懷抱里我還是會不可遏制的想起他?謝樓南
9、又彈廖立立奉先帝無忠孝之心,守長沙則開門就敵,領巴郡則有闇昧闒茸其事,隨大將軍則誹謗譏訶,侍梓宮則挾刃斷人頭于梓宮之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