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問本身并沒無告訴人們如何利用它,利用的體例乃正在書本之外。學問不多就是伶俐;不習慣于思維,就是鹵莽或蠢笨;沒無高貴的情操,就是卑俗。
2、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孔子
3、”,“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等,這些精彩論述,既體現出古人的智慧,更映襯著學習的價值。
4、只有“篤信好學”,“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才能“知天”、“知道”、“知人”、“愛人”,成為受人尊敬的君子。
5、他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篤信好學”,“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6、但在誦讀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時,小崔進卻卡了殼,站在那里愣是想不出下一句來。
7、23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康有為主張學習日本的急切與真誠,真是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