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語言文字改革是語言規劃中較為復雜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涉及到政治、宗教、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等諸多因素。
2.本文論述了日語表記法的諸問題,并大膽地提出了日本文字改革的新途徑。
3.希望大家積極支持文字改革工作,促進這一工作而不是“促退”這一工作。
4.文字改革運動是以“漢字落后論”為前提的,因此必然伴隨著不同意見的爭論。
5.文字改革運動是以“漢字落后論”為前提的,因此必然伴隨著對于漢字評價的不同意見的爭論。
6.晚清的文字改革一直走著“步武日本”與“規仿泰西”兩條路。
7.同音詞問題是在中國文字改革的過程中提出來的。
8.在我國,“語文現代化”、“語言規劃”和“文字改革”這三個概念名稱不同,實質是一樣的。
9.總結和重新審視文字改革的爭辯,可以獲得許多有益的歷史經驗和教訓。
10.他說,漢字改革的目的是為了便于大眾掌握,但是文字改革不能脫離傳統,必須要保存傳統文化,不能走拼音化的道路。
11.他提倡文字改革,創議并參加擬制國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12.文字改革委員會有兩個研究室,第一研究室是搞拼音化研究,我當主任;第二研究室研究簡化漢字,主任是曹伯韓。
13.蘇聯時期,中亞各民族的文字在上個世紀前半期都曾經歷過拉丁字母化和基里爾字母化兩次較大的文字改革。
14.秦始皇在建國之初,鑒于當時文字使用混亂的狀況,頒布了文字改革的政策,對文字進行了巨大改革。
15.但1955年,政府因為周有光對語言的愛好,指派他來領導語言文字改革。
16.后,任北京師大國文系主任,參加語絲社,并致力于音韻學研究,從事文字改革工作,精于古代漢語,有音韻學和辭書等著述多種。
17.況且,多數章門弟子與時俱進,甚至還引領一時潮流,如在文學革命、思想革命、語言文字改革等方面,他們皆可謂厥功甚偉、貢獻良多。
18.胡愈之找到周有光說,你不要回去了,新成立了一個機構叫文字改革委員會,這里需要人才,請你到北京來做這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