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孟德斯鳩
(2)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
(3)所謂以禮待人,即用你喜歡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對待別人。切斯特菲爾德
(4)誠意而不以禮則無征,蓋誠非禮無以見也。
(5)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孔子
(6)君子以禮動,以義止,合則進,否則退,確乎不憂其不合也。
(7)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鬃?nbsp;
(8)知及之,而不以禮性之,非己有也。
(9)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10)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11)動之以情,待之以禮,立身以德,施眾以義。為人以誠,律己以嚴,處事以恒,助人以愛。做人須懂得:心易服于德,而難服于力!
(12)道之以告德,齊之以禮。
(13)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4)進以禮者,但無非禮之進,而非必進;得以義者,但無非義之得,而非必得。則抑但有所必不為,而無必為者矣。
(15)交以誠接以禮;近者悅遠者來。
(16)制之以財,用之以禮,豐年不奢,兇年不儉,素有蓄積,以儲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時之氣乎?
(17)君臣上下,以禮為本;父子上下,以恩為親;夫婦上下,以合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亂下逆。
(18)以金錢贈人不如以禮貌待人。
(19)教之以禮義,誨之以忠信,誡之以典刑,威之以賞罰,故人知勸。
(20)子厚以禮教學者,最善先有所據守。
(21)用人之道,尊以爵,贍以財,則士自來;接以禮,勵以義,則士死之。
(22)小青對每位客人都以禮相待,受到了大家的交口稱贊。
(23)以清儉自律,以恩信待人,以夷坦去群疑,以禮讓汰慘急。
(24)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25)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26)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27)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28)天地隨氣而變化,充盈之氣有損益之變通,此為合道之理。以法令控制事理之端正,此為行事之理。以禮教化而因事制宜,此為合義之理。知人之情而知關鍵與機變,此為合情之理。
(29)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30)夫君子亦有所必為者矣,子之事父也,臣之事君也,進之必以禮也,得之必以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