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一的成語
1、傲睨一世:睨:斜視。高傲地旁觀,對當代的一切都不看在眼里。形容傲慢自負,目空一切。
2、傲睨一切:睨:斜視。斜著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3、一虎不河:原指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后在元劇中比喻不顧一切。
4、百無一成:百:一切。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為沒有一樣成功,即毫無成就。
5、洞察一切:對一切觀察得很清楚。
6、一哄而上:沒有經過認真準備和嚴密組織,一下子行動起來。同一哄而起。
7、一股腦子:全部,通通。也形容不顧一切地做某件事。
8、一哄而起:沒有經過認真準備和嚴密組織,一下子行動起來。
9、一依舊式:一切按照原來的規格或方式進行。
10、春夢一場:比喻過去的一切轉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實際的想法落了空。
11、一切有情:佛教指一切眾生。
12、一古腦兒:全部,通通。也形容不顧一切地做某件事。
13、一轟而散: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14、一秉至公:秉:掌握、主持;至:極、最。辦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無私。
15、一舉成名:原指一旦中了科舉就揚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16、一轟而起:沒有經過認真準備和嚴密組織,一下子行動起來。
17、一應俱全:一應:一切;俱:都。一切齊全,應有盡有。
18、睥睨一世:睨:斜視,有傲慢的意思。形容目空一切,不可一世。
19、羅掘一空:羅:用網捕鳥;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糧食。用盡一切辦法,搜括財物殫盡。
20、一攬包收:指總攬一切。
21、一場春夢:比喻過去的一切轉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實際的想法落了空。
22、一掃而光:一下子就掃除干凈。
23、一哄而散:哄:吵鬧。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24、一筆勾銷:把賬一筆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
25、一手包辦:一手:指一個人;包辦:總攬一切,獨自辦理。指一人獨攬,不讓別人插手。
26、萬殊一轍:殊:不同、差異;轍:車輪在路上軋出的痕跡。指一切事物都有差別,但道理都是一樣。
27、一切眾生:佛教指人類和一切生物。
49、少女化妝——打一成語答案是:盡善盡美
50、少女16歲——打一成語答案是:破瓜之年
51、少女;未婚女子——打一成語答案是:待字閨中
52、少——打一成語答案是:飛砂走石
53、燒香碰倒菩薩——打一成語答案是:冒失鬼
54、燒香——打一成語答案是:拜鬼求神
55、燒木炭——打一成語答案是:死灰復燃
56、燒飯——打一成語答案是:生米煮成熟飯
57、上妝——打一成語答案是:涂脂抹粉
58、上智者——打一成語答案是:盡人皆知
59、上有黃鸝深樹鳴——打一成語答案是:唱高調
60、上刑場——打一成語答案是:束手待斃
61、上訴駁回——打一成語答案是:不可告人
62、上訴;客去留言——打一成語答案是:不在話下
63、上門女婿——打一成語答案是:白手成家
64、上樓梯——打一成語答案是:步步登高
65、上海的夜晚——打一成語答案是:萬家燈火
66、上?!蛞怀烧Z答案是:十里洋場
67、上方寶劍——打一成語答案是:先斬后奏
68、上床睡覺——打一成語答案是:吹燈拔蠟
69、上廁所——打一成語答案是:屁滾尿流
70、賞——打一成語答案是:掌上明珠
71、商業街——打一成語答案是:一路貨色
72、商店停業整頓;商店停業檢查——打一成語答案是:閉門思過
73、扇扇子;夜半起狂飆——打一成語答案是:風行一時
74、扇——打一成語答案是:燕雀處堂
75、汕——打一成語答案是:山水相連
76、陜西山西結交情——打一成語答案是:秦晉之好
77、閃電戰——打一成語答案是:速戰速決
78、閃——打一成語答案是:閉關自守
79、山雨——打一成語答案是:嶄露頭角
80、山羊遇虎——打一成語答案是:望而生畏
81、山羊遇虎——打一成語答案是:望而卻步
82、山頭上搭戲臺——打一成語答案是:高高在上
83、山上看大蟲打架——打一成語答案是:坐山觀虎斗
84、山上放生大蟲——打一成語答案是:縱虎歸山
85、山上的松柏——打一成語答案是:根深葉茂
86、山雀子相會——打一成語答案是:唧唧喳喳
87、山區木具社——打一成語答案是:就地取材
88、山間鈴響馬幫來——打一成語答案是:先聲奪人
89、山海難量;千巖萬壑路不定——打一成語答案是:高深莫測
90、山海難量——打一成語答案是:莫測高深
91、山溝里的田雞——打一成語答案是:目光短淺
92、山大王——打一成語答案是:占山為王
93、曬——打一成語答案是:簡明扼要
94、篩子攔水——打一成語答案是:漏洞百出
95、篩子——打一成語答案是:千瘡百孔
96、傻大姐——打一成語答案是:大大咧咧
97、沙漠里攆小偷——打一成語答案是:跟蹤追擊
98、沙漠里播種——打一成語答案是:一無所獲
99、沙;禿嶺旱災重——打一成語答案是:山窮水盡
100、殺豬開膛——打一成語答案是:搜腸刮肚
101、殺豬的出家當和尚——打一成語答案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2、殺豬——打一成語答案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103、殺魚;捕魚用鐵叉——打一成語答案是:遍體鱗傷
104、殺頭——打一成語答案是:殺一儆百
105、殺太監——打一成語答案是:清君側
106、殺死的公雞撲棱翅——打一成語答案是:垂死掙扎
107、殺人不見血——打一成語答案是:心狠手辣
108、殺雞問客——打一成語答案是:虛情假意
109、殺雞取卵,殺鹿取茸——打一成語答案是:因小失大
110、僧人去多久——打一成語答案是:曾幾何時
111、秦淮夕照;流水映夕陽——打一成語答案是:江河日下
112、色弱——打一成語答案是:看朱成碧
113、色盲——打一成語答案是:目迷五色
114、色盲——打一成語答案是:不分青紅皂白
115、掃雪填井——打一成語答案是:勞而無功
116、騷狐貍見不得關二爺——打一成語答案是:邪不壓正
117、喪妻之痛——打一成語答案是:鼓盆之戚
118、喪妻再婚——打一成語答案是:斷弦再續
119、散板——打一成語答案是:不拘小節
120、三月栽薯四月挖——打一成語答案是:急不可待
121、三月里扇蒲扇——打一成語答案是:滿面春風
122、三仙姑撒潑——打一成語答案是:裝神弄鬼
123、三人——打一成語答案是:與眾不同
124、三錢不值兩錢賣——打一成語答案是:敗家子
125、三譜未記庚——打一成語答案是:忘年之交
126、三令五申方回音——打一成語答案是:八方呼應
127、三軍過后盡開顏——打一成語答案是:從容不迫
128、三軍擺成長蛇陣——打一成語答案是:一字之師
129、三九天不穿棉——打一成語答案是:縮手縮腳
130、三結合——打一成語答案是:少年老成
131、三國演義的許褚——打一成語答案是:赤膊上陣
132、三國時代——打一成語答案是:鼎足而立
133、三國的十常待——打一成語答案是:朋比為奸
134、三個銅錢放兩處——打一成語答案是:一是一,二是二
135、三個半人抓螃蟹——打一成語答案是:七手八腳
百無一是
明代唐伯虎不僅堪稱繪畫奇才,在詩文字謎方面也頗有見解。他的好友、才子祝枝山的家里有一個花園。春天到來,園中牡丹盛開,色彩繽紛。
有一天,祝枝山邀了許多好友前來賞花,并且要大家從各色牡丹花中各選一株,然后評點花中之魁。一時間,眾說紛紜,有的說紅的,有的說紫的,有的說黃的,只有唐伯虎賞而不言。大家都知道他是評花的高手,便異口同聲地要他發表高見。唐伯虎微微一笑說:“百無一是(意思是所有的花沒有一種可以評上)。”大家聽了很愕然,都認為唐伯虎過于狂妄,出言不遜,牡丹本是花中之王,更何況在這姹紫嫣紅之中竟沒有一株牡丹是他看得上眼的牡丹花。唯有主人祝枝山聽了恍然大悟,連稱:“高見!高見!花中自無一是(意思是自然沒有一種花可以評上)。”
聰明的讀者,唐伯虎與祝枝山之言本是一個謎,你能揭開這個謎嗎?
謎底:唐伯虎說的花中之魁是“白”牡丹,祝枝山說的也是。
分析:
不光是字上面所說的”百無一是“代表就是把“百”字的“一”去掉就是白了。
還做了這樣的詮釋,各種牡丹姹紫嫣紅,卻沒有白牡丹。也是“百無一是”的說明,意思就是最好的花這里面都沒有,唐伯虎所指的最好的花也就是白牡丹。
百無一是的成語故事延伸
【注音】bǎiwúyīshì
【出處】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無一是,且朝夕以此相臨,極為難處?!?span style="display:none">wuq子文庫范文網
【解釋】干一百件事,也沒有做對一件。形容全都做錯了,一無是處。
【用法】作謂語;形容全都做錯了,一無是處
【近義詞】百無一用、一無可取、一無是處
【反義詞】超凡入圣、完美無缺
【例句】此人做事百無一是,如若重用應當三思而后行。
一錢不值這個成語出自《漢書R'灌夫傳》。灌夫,字仲儒,西漢時代人。他性情剛直,非常注重信義,說出的話,一定做到。他常鄙視比他官高的人;而對地位比他低賤的,越是貧賤,越是尊重。因此,當時許多有才能而無地位的人都喜歡接近他。
灌夫喜歡喝灑,常因喝灑而使性子。當承相田結婚的那·天,他本已喝了不少的酒,他又走到川的面前敬酒。田說:
“我喝不下一杯。”
灌夫見他不肯痛快地喝酒,心里不高興,勉強笑著說:“你雖然是個貴人,但也應當喝完我敬的這杯酒?!痹拵еS刺,田還是沒有羊杯。
灌夫討了一頓沒趣,去向臨汝侯灌賢敬酒。這時,灌賢正對著程不識的環朵說話,沒有看見他來,自然也沒有表示出歡迎的樣子。灌夫這時很生氣,看見這清形,再也忍不住了,立即罵灌賢說:
“你一向說程不識不值一錢,今大在這里向承相賀喜,你竟和他學女人的樣子咬耳朵!”
后來人們輕蔑鄙視某人而說他一無長處,或一無是處,就說他“不值一錢,”或“一錢不值”。也可用來自貶。吳梅村臨死時,悔恨自己不該投降清朝,寫的絕命詞有一句為:“竟一錢不值,何須說!”
戰國時期,燕國太子丹在趙國作人質時,與同在趙國、尚未做秦王的贏政相處良好。
后來,贏政回國做了秦王,太子丹也在秦國做人質,贏政不但沒有顧念舊情、加以特別照顧,反而處處冷待、刁難他,太子丹見此狀況,便找了個機會,逃回了燕國?;貒螅拥ひ恢惫⒐⒂诒?,想報復贏政。但由于國家小,力量薄弱,難以實現自己復仇愿望。
不久,秦國出兵攻打齊、楚、韓、魏、趙等國家,漸漸逼近了燕國。燕國國君害怕極了,太子丹也憂愁萬分:就向他的老師鞠武求教能夠阻擋秦國侵吞的好辦法,鞠武說:“我有一個好朋友,名叫田光,他很機智,有謀略,你可跟商討一下?!?span style="display:none">wuq子文庫范文網
田光請來了,太子丹非常恭敬地招待了他,并說“希望先生能替我們想個辦法,抵擋秦國的侵吞?!?span style="display:none">wuq子文庫范文網
田光聽了,一言不發,拉著太子丹的手走到門外,指著拴在大樹旁的馬說:“這是一匹良種馬。在壯年時、—天可以跑千里以上,等到它衰老時,劣馬都可以跑在它的前面。您說這是為什么呢?”太子丹說:“那是因為它精力不行了?!?span style="display:none">wuq子文庫范文網
“對呀!—現在您聽說的關于我的情況,都還是我壯年的事,您不知道我已年老了,精力不行了。”田光停了停又接著說:“當然;雖然有關國家的大事我已無能為力,但我愿向您推薦一個人,我的好朋友荊坷,他能夠承擔這個重任。
后來,太子丹結交了荊軻,派去行刺秦王,但最后行刺以失敗告終。
千慮一得的故事,“千慮一得”意思說,遇笨人的考慮也有可取之處。后來多理解為考慮周到。
春秋時,晏嬰在齊國歷任三朝的宰相。他為人正直,生活儉樸,在齊國很有威望。
有一天,齊景公派使者來看他。他正在吃飯,就把自己的飯菜分成兩份,請使者一起吃。使者很感動,回去就把晏嬰分食的事告訴了齊景公。齊景公想不到晏嬰那么貧苦,就派使者送去一千兩金子??墒沁B送了三次都被晏嬰退回來了。
齊景公特地召見他,說:“管仲對齊恒公的封賞不推辭,而你……”景公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說:“為什么要拒絕呢?”晏嬰說:“圣人千慮,必有一失;遇人千慮,必有一得。”他自謙地說:“無論君臣,清廉為上,我這人愚鈍,再三考慮也許有點道理?!?span style="display:none">wuq子文庫范文網
成語“千慮一得”意思說,遇笨人的考慮也有可取之處。后來多理解為考慮周到。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人當了省郎的.官,因官運不怎么亨通,不管做甚么事情,往往都不如他的心意,所以時時出去,想藉游玩散散心。有一天,他到了京國寺,游倦了,就寄宿在寺里。晚上做了一個夢;他夢中走到一處巖石下,碰到一位老和尚;在老和尚的面前,有一個極小香爐,爐檀香煙裊裊上升。老和尚對省官說道:“這小香爐中的香煙還是你許愿時留存下來的,現在你已做了三世人了。你一世你是唐玄宗時代的劍南安撫巡官;第二世你是憲宗時候的西蜀書記,第三世就是現在的省郎官?!彼犃死虾蜕羞@番話,恍然有點覺悟,彷佛記憶三世所做的官,都是庸庸碌碌,一事無成。
于是,再也不愿意在宦海里浮沈,對人生似乎恍然徹悟。
又王中的詩句,也有“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無成兩鬢絲”的感嘆語。
現在上了年紀的人,事業上要是沒有成就的話,通常都是拿一事無成來感嘆。有時年紀不大的人,你問他事業做得怎樣,他也會說“一事無成”呀!
一事無成的成語故事材料
【注音】yīshìwúchéng
【解釋】連一樣事情也沒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無成就。
【出處】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鬢毛不覺白毿毿;一事無成百不堪?!?span style="display:none">wuq子文庫范文網
【近義詞】一無所成一竅不通
一事無成的成語故事點評
省官一直都沒有做大官,三世所做的官,都是庸庸碌碌,一事無成。省官就決定放棄走官場這條路,現在上了年紀的人,事業上要是沒有成就的話,通常都是拿一事無成來感嘆?,F在指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無成就。
[一成一旅]成:古時以方圓十里為一成;旅:古時以兵士五百人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單薄。
[一成不易]一經形成,不再改變。同“一成不變”。
[一成不變]成:制定,形成。一經形成,不再改變。
[百無一成]百:一切。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為沒有一樣成功,即毫無成就。
[一索成男]舊時指頭胎生子。同“一索得男”。
[一舉成名]原指一旦中了科舉就揚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一無所成]一點沒有成就。
[一事無成]連一樣事情也沒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無成就。
[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喻一旦犯下嚴重錯誤或墮落,就成為終身的憾事。
[一氣渾成]形容詩文首尾貫通,完滿自然,不見雕鑿。
[一氣呵成]一口氣做成。形容文章結構緊湊,文氣連貫。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緊湊,迅速不間斷地完成。
[一揮而成]揮:揮筆;成:成功。一動筆就寫成了。形容寫字、寫文章、畫畫快。
[一蹴而成]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同“一蹴而就”。
[成一家言]指學問自成體系可派別。
[自成一家]指在某一方面的學問或技術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能自成體系。
[自成一格]指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未成一簣]猶功虧一簣。比喻功敗垂成。
[打成一片]形容感情融洽,成為一體。
[抱成一團]保持一致,行動起來像一個人。形容關系極為親密。
[成敗在此一舉]舉:舉動。成功、失敗就決定于這次行動了。指采取事關重大的行動。
戰國時,秦國出兵攻打趙國。趙王派相國平原君去楚國謀求聯合抗秦。平原君在門客中選中了文武兼備的十九名隨員,離預定的二十名還差一員。平日并不受重視的門客毛遂經過自薦,被平原君批準隨行。
起先,隨行的另外十九人都很瞧不起毛遂,暗中譏笑他。但到了楚國,在相互交談的過程中,他們逐漸覺得毛遂是個很了不起的人,對他都很欽佩。平原君去和楚王商談聯合抗秦之事,毛遂等隨行人員便都在臺下等候。
可是,平原君和楚王從早上談到中午,還是沒有結果。隨行的另外十九人便慫恿毛遂上臺去說服楚王。
毛遂憑著自己大無畏的英勇氣概,按住劍,順著臺階走上臺去,對平原君說:“趙國和楚國聯合起來抵御秦國,兩句話就能說明其利害關系,為什么從早上到中午,還沒談出個結果來?'
楚王問平原君說:“他是什么人?"
平原君回答說:“他是我的門客毛遂。"
楚王聽說毛遂只是個門客,怒氣沖沖地喊道:“你這是干什么?我在和你的主人說話,你快退下去!"
毛遂按著劍走上前去,對楚王說:“大王之所以敢當眾斥責我,是因為楚國人多勢眾。但現在大王離我不過十步,楚國再強大,大王也倚仗不著,因為我手中有劍,你的性命掌握在我的手里。而且我的主人就在這里,我和主人說話,你憑什么斥責我呢?"
楚王見毛遂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一時驚呆了,不知怎么辦。毛遂又繼續說:“楚國是個大國,地方五千里,雄師百萬,按理說應該稱霸天下??墒橇钊耸氖?,強大的楚國在秦國面前,竟然膽小如鼠,以前秦將白起只帶幾萬軍隊攻打楚國,一舉就攻下了你們的國都郢城,再戰燒毀了你們的祖墳。這種奇恥大辱,連我們趙國都為你們感到羞恥,可是大王竟然對此無動于衷!所以,楚、趙聯合抗秦,不僅僅是為了趙國,也是為了楚國!道理是如此簡單,大王竟然在我主人面前斥責我,不是太沒道理了嗎?”
毛遂一席話,使楚王茅塞頓開,連連點頭說:“先生的話說得很有道理,我一定傾全國之力與趙國聯合,共同抗秦!”
于是,趙、楚兩國歃血為盟。楚趙結盟后,平原君帶著毛遂等回到趙都邯鄲。平原君感嘆地說:“我手下的門客多時逾千,少時也有百數,自以為識盡趙國的賢士。這次毛遂的事給了我很大的震動.毛先生在我府中三年,我竟沒有發現他是個難得的人才。他的三寸之舌,勝過百萬強兵,他一到楚國,只用了一席話,便使趙國的威望重于九鼎、大呂,他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后來,“一言九鼎”這一典故,用來形容言辭有分量;有時也用來表示說到做到,信守諾言。
【成語】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拼音】yīwénqiánnándǎoyīngxiónghàn
【釋義】比喻一個很小的困難卻使一個很大的事情無法進行,無法完成。也指一個很有本事的人,面對一個小問題而束手無策。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
【成語典故】
一天,趙匡胤一個人走在路上,天氣特別熱,正饑渴難耐時看見了一片西瓜地,看瓜的人是個老翁。老翁說他的瓜一文錢一個,不甜不要錢,可趙匡胤此時是身無分文,但又非常的渴。這時,他想出了個辦法。他打開一個瓜吃一口就說不甜,再打開一個吃一口又不甜,一直到吃飽都說不甜。老翁看出了他的意圖對他說:看你相貌堂堂,怎么做這種下三爛的事呢?沒錢就沒錢,直接跟我說就是了,何必用這種損招呢。
趙匡胤非常慚愧,承諾今后一定好好報答。后來趙匡胤得了天下,送給了這個瓜農萬畝良田作為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