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清詩鐸·讀書》
2.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3.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4.交一個讀書破萬卷的邪士,不如交一個不識一字的端人。——《格言聯璧》
5.日出照亮大地,讀書清醒頭腦。——(蒙古)諺語
6.壞書如同壞朋友,能使我們墮落。——菲爾丁
7.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8.或作或輟,一曝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明)吳夢祥
9.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0.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了翅膀。——莎士比亞
1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12.三更燈火五更鳴,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時刻,它都不會拋棄你。——史美爾斯
14.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15.大抵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朱熹
16.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
17.如果把生活比喻為創作的意境,那么閱讀就像陽光。——池莉
18.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19.不下決心培養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樂趣。——愛迪生
20.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高爾基
21.書籍——通過心靈觀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沒有書,猶如房間沒有窗戶。——威爾遜
22.書到精絕潛心讀;文窮情理放聲吟。——《對聯集錦》
23.如果把生活比喻為創作的意境,那么閱讀就像陽光。——池莉
24.與肝膽人共事,無字句處讀書。——周恩來
25.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增廣賢文》
26.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27.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雨果
28.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29.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嚴密,物理學家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修辭學使人善辨;凡有學者,皆成性格。——培根
30.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活伴侶和導師。——高爾基
31.勤者讀書夜達旦;青藤繞屋花連云。——《對聯集錦》
32.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33.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34.我們讀書時,是別人在代替我們思想,我們只不過重復他的思想活動的過程而已,猶如兒童啟蒙習字時,用筆按照教師以鉛筆所寫的筆畫依樣畫葫蘆一般。我們的思想活動在讀書時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們暫不自行思索而拿書來讀時,會覺得很輕松,然而在讀書時,我們的頭腦實際上成為別人思想的運動場了。所以,讀書愈多,或整天沉浸讀書的人,雖然可借以休養精神,但他的思維能力必將漸次喪失,此猶如時常騎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較差,道理相同。——叔本華
35.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36.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紐斯
37.讀書和學習是在別人思想和知識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識。——普希金
38.書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樂,也是繁榮的裝飾和危難的避難所,慰人心靈。在家庭成為快樂的種子,在外也不致成為障礙物,但在旅行之際,卻是夜間的伴侶。——西塞羅
39.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40.聰明在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華羅庚
41.事在人為:一年可以等于二年、三年,例如每天用十七、八小時讀書;反之,二、三年也可以等于一年,甚至比一年還少,例如每天只用五六小時以下讀書,我決心每天用十六到十八小時翻閱中國歷代文集。——蔡尚思
42.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43.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巴羅
44.磋砣莫遺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宋詩紀要》
45.所有的好書,讀起來就像和過去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們的談話。——笛卡兒
46.當你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么東西時,你就不要去睡覺。有時候我們從別人的錯誤中學到的東西,可能要比從他們的優點中學到的東西更多。——朗費羅
47.至哉天下樂,終日在書案。——(宋)歐陽修
48.夫讀書將以何為哉?辨其大義,以修己治人之體也,察其微言,以善精義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49.節飲食以養胃,多讀書以養膽。——(戰國)莊周
50.壯士腰間三尺劍;男兒腹中五車書。——《對聯集錦》
51.不好的書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傷害。——英國諺語
52.韜略終須建新國,奮發還得讀良書。——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