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文學革命表述五四文學的新發展并不準確,五四新文學陣營內部對革命的具體理解很不一致,懷疑革命者有之,立場動搖者更不乏其人,他們只是一致認可文學發展進化的趨勢。
2陳獨秀則將文學形式和題材內容必然地聯系起來,并將文學革命與社會革命邏輯地聯系一起,主張與舊文化從根本上決裂。
3以文學革命的發難文章為標志,正式宣告了中國古典文學理論的終結和現代文學理論的興起。
4文學革命后,口語入詩、詩歌散文化的追求曾導致“詩文合一”、詩文不分的傾向。
5作為“五四”時期“文學革命”的思想發源地,清末的文學復古主義思潮以異常豐富的思想資源參與了中國現代文學基本性格的生成。
6五四文學革命的科學主義傾向,造就了再現論、認識說的文學觀,同時也造成了文學審美本質的失落。
6造句網盡量原創和收集優質句子,使您在造句的同時,更能學到有用的知識.
7鄉土文學是中國“五四”文學革命后形成的最早的文學流派之一。
8啟蒙文學的建構與解構,即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的轉向。
9在此背景下生成的“文學革命”概念,展現了術語復雜的思想文化內涵。
10這是對五四文學革命的一次再革命。
11他在清末所從事的這些文化學術活動,為他后來參加文學革命奠定了基礎。
12鄉土文學是中國“五四”文學革命后形成的最早的文學流派。
13這就是為什么他的論文題目是,文學進化“,不是,文學革命,而是,文學進化。
14五四時期的散文小品承擔著思想啟蒙、文學革命的歷史巨任,其思想成就超越了文學本身,具有了社會學的意義。
15由“第四媒體”引發的文學革命,則有可能從整體上改變文學格局,乃至打造出嶄新的文學社會學和文學美學。
16于是他們高舉起“人的解放”、“婦女的解放”的大旗,倡揚文學革命。
17喬伊斯不僅代表了現代主義文學最高成就,而且也已成為這場舉世矚目的文學革命的象征。
18他們都非常注重文學理論的建設,積極的宣傳、倡導建設新的文學,并投身文學革命。
19有不顧迂儒之毀譽,明目張膽以與十八妖魔宣戰者乎?予愿拖四十二生的大炮,為之前驅!陳獨秀:《文學革命論》,《新青年》2卷6期,1917年。
20況且,多數章門弟子與時俱進,甚至還引領一時潮流,如在文學革命、思想革命、語言文字改革等方面,他們皆可謂厥功甚偉、貢獻良多。
21我的詩集叫《嘗試》,刊物叫《努力》;他的刊物叫《響導》,這篇文章又是《文學革命論》!他的精神,于此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