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業政策會促使我們所熟知的自由企業制度壽終正寢。
2.更有趣的答案是,華盛頓不再對工業政策諱莫如深。
3.中國一直有一個主要的工業政策。
4.工業的發展不僅取決于政府的工業政策,還取決于科學的應用。
5.上周北京向外界公開了一項工業政策,計劃把中國120個廠家加以強化組合,聯合成八大汽車制造企業,到2000年時,生產出“買的起的轎車”。
6.在工業政策上,他是一個無可辯駁的干涉主義者.
7.為協助皮革業轉型,印度政府更放寬了投資和工業政策,令印度企業的營運更為靈活。
8.對內,薩莫斯和羅默始終反對保護主義和工業政策,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9.該國實施了一個適合多種經濟模式的工業政策,以擺脫對石油生產部門的過度依賴,轉而發展輕工業。
10.領導人并不想調整工業政策以及繼續推進超出WTO承諾的改革。
11.在這些圈子,廉價的貨幣經常被看成是名聲最差的工業政策的形式,因為它總體上對出口商有利,卻不有利于個別的行業或公司。
12.華盛頓對工業政策的介入最明顯的莫過于在底特律的所作所為,它的敗績繼續讓保守主義受益。
13.這些工業政策里要求企業產品的每個細小變化都要向當局報告,這對企業來說是負擔,但卻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很好的數據參考。
14.他們抱怨工黨大臣們在2010年大選前幾年才轉向激進的工業政策,為時太晚。
15.這種壟斷地位是在30年里逐步建立起來的,也得益于*彎工業政策對島內制造商的扶持。
16.為把“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中國政府提出三個政策工具:工業政策,創新戰略,商業間諜和網絡間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