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時,用哈薩克族的彈撥樂器“冬不拉”伴奏。
作為打擊樂器的鐵箱子、冬不拉的不協和音以及充滿張力的吉他噪音,使他們的音樂少了一分柔美,卻多了一分震撼。
確實,我們變得異常警覺,遠遠聽到冬不拉的琴弦聲,就把我們給嚇跑了,根本不可能把我們裝進獵袋里去。
在這個音樂世界中,電子元素、電吉他和原聲吉他、冬不拉、迪吉里杜管以及豎琴管弦樂團共同創造了原始的聲音。
他說今天大多數人還在彈奏著冬不拉,不過許多傳統樂器已經成為了遺跡,就算在他的專業樂隊中,也無外乎如此。
在我們的音樂集會里,花半個鐘頭來調冬不拉的弦兒,或是把大鼓小鼓都敲到全音,也沒有人在意。
他們彈著冬不拉,唱著歡快的民歌.
一堆一堆的人圍著撥動冬不拉的兩根琴弦,民間藝人,藝人們彈奏出各種優美動聽的曲調,用哈語說唱著,美麗的神話故事,民間故事,詩歌諺語。
專輯里面有九首歌,只有冬不拉,手風琴,手鼓三樣樂器。
手風琴、吉他、貝司、曼德琳、三弦……有一次,為了學冬不拉和彈撥兒,他還拜一位不會說漢語的刮胡店老板為師,在新疆住了半年。
可是琵琶在西方已經演變出許多類型的彈撥樂器,譬如曼德林、冬不拉,還有各種吉它等等,西方的樂器是那樣的豐富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