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云南省廣南縣出土的漢代銅鼓腰鼓上的剽牛圖,與南丹砍牛場面很相似,可見南方民族砍牛之俗源遠流長,有近兩千年的歷史。
2.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一擊文身踴。珠纓炫轉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白居易
3.它由兩個銅鼓疊摞而成,蓋上雕鑄一組戰爭場面的形像,反映滇人軍隊與昆明人軍隊交戰的情形。
4.貯貝器按其型制可以分成兩類:桶狀貯貝器和銅鼓形貯貝器.
5.銅鼓是水家*權利和財富的象征,每逢過端、過卯,跳銅鼓舞成了水族青年男女必不可少的娛樂活動。
6.這些工程包括青洲填海、銅鼓水道及小欖避風塘.
7.青銅樂器:青銅鼓、青銅編鐘、鈴等等.
8.從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銅鼓,一直發展到種類繁多的現代鼓,鼓是最為人們喜愛和廣泛應用的樂器之一。
9.對古代壯族銅鼓調音技術與內地鑄鐘調音技術進行了比較。
10.但是,由于銅鼓的鑄造技術“秘不外傳”或“傳男不傳女”,到清代后己經失傳。
11.廣東臺山銅鼓黑沙灣因黑沙灘而聞名。
12.圖為東蘭縣三弄鄉三合村的布努瑤民銅鼓漢子。
13.在文昌,每到陰歷九月初八晚上,不少本地人都會趕到銅鼓嶺山腳下,天不亮,家人便一同爬山,趁日出之前登臨山頂,觀日出,聽濤聲,為美好的生活祈福迎祥。
14.村民刨坑種荔枝挖出青銅鼓。
15.就在李小妹護送邱菊回銅鼓搬兵的同時。
16.麻江型銅鼓,還流傳于越南北部廣大地區。
17.呂光輕輕拍手,宮內絲竹聲起,豎箜篌,銅鼓,笙簫,答臘鼓,各種樂器紛紛而起,動聽的曲調讓人如癡如醉。
18.連南瑤族的鼓從大類上可分為長鼓、銅鼓和陶鼓三類,長鼓主要流傳在“勉”瑤族系和“平地”瑤族系中。
19.銅鼓縣一名個體戶生產的粘粉米果上沾有毒性很強的野八角粉,導致當地兩家六口人中毒。
20.當天,壯族孩子們穿起民族服裝,激情洋溢地跳壯族銅鼓舞、竹桿舞,開展陀螺、拋繡球、踢鍵子和碰蛋比賽。
21.尤其是此次出土的銅鼓、儲貝器、俑、編鐘等銅器種類浩繁,鑄造工藝高超,金劍鞘、金釧、金腰帶、動物形扣飾器物熠熠生輝,精美絕倫。
22.此貯貝器的器身作銅鼓形,蓋上共雕鑄35人,中央立柱,表現的是一次與農業有關的祭祀活動,坐肩輿的鎏金貴婦人很明顯是此次祭祀儀式的主祭人。
23.在比卡內爾,我們在一處古堡開始一天的參觀。展示柜里有一張令敵人心驚膽戰的銅鼓,還有一雙寺廟里用的象牙制成的拖鞋。
24.現在,這里是日常生活。人來,人往。公共汽車斜駛過來,輕巧地進了站。冰糖葫蘆。郵筒。鮮花店的玻璃上結著水氣,一朵紅花清晰地突現出來,從恍惚的綠影的后面。狐皮大衣,銅鼓。炒栗子的香氣。汪曾祺
25.其中少數人形體高大,腰佩環首刀,也許是酋長首領,周圍還有動物、銅鼓、銅鑼等。
26.去年有一次,他從塔虎城一個朋友處得到消息,說一位老人家有一面傳世薩滿銅鼓,做工極其精細,多年來一直被老人當作煙笸籮使用。
27.6月30日,由省布依學會、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促進會主辦、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承辦的首屆中國布依族銅鼓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六枝特區舉行。
28.說話都會很開心見誠,沒有含糊和害羞感,沒有陌生人的臉孔,互相傾訴在這附近的核電站話題,說說銅鼓這里以前和現在的發展。
29.色澤斑駁歲月侵蝕的一幅國畫一滴墨,滴落在商朝的某個午后,滴落在長江南岸云溪地段的銅鼓山上,于是,一幅色彩斑駁的畫卷在3400年前徐徐展開。
30.銅字做齋名清代有幾個,王驤衢有銅竹齋,瞿中溶有銅象書屋,查禮有銅鼓書堂,沉濤有銅熨斗齋,不知道有沒有銅駝玉駝做室名,還要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