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嗟嘆”。
亦作“嗟嘆”。吟嘆;嘆息。《禮記·樂記》:“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東觀漢記·牟融傳》:“帝數嗟嘆,以為才堪宰相。”《世說新語·文學》“晏聞弼名”劉孝標注引《王弼別傳》:“弼之卒也,晉景帝嗟嘆之?!?font>《太平廣記》卷二○四引唐袁郊《甘澤謠·許云封》:“﹝韋應物﹞夜泊靈璧驛。時云天初瑩,秋露凝冷,舟中吟諷,將以屬詞。忽聞云封笛聲,嗟嘆良久。”《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今日既承不棄到此,如何只是嗟嘆?”丁玲《莎菲女士日記·三月二十七》:“他聽見明天我要上山時,他顯出的那驚詫和一種嗟嘆,又很安慰到我,于是我真的笑了。”
嗟的解釋嗟ē文言嘆詞:嗟乎。嗟嘆。嗟來之食。部首:口;
嘆的解釋嘆(嘆)à因憂悶悲痛而呼出長氣:嘆氣。嘆息。悲嘆。嘆惋。長吁短嘆。因高興、興奮、激動而發出長聲:嘆賞。嘆服。贊嘆。嘆觀止矣(指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吟詠:詠嘆。一唱三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