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國民黨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命剛從廣西緊急運送而至的國民黨第九十四軍第五師開抵蘇州,負責受理蘇州至上海間的日軍投降繳械事宜。
以何應欽為首的討逆軍派出飛機轟炸西安企圖指蔣介石于死地。
之后,由張群、何應欽、陳立夫、薛岳、谷正綱、黃少谷、黃杰、謝東閔等8位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中央常務委員將一面青天白日旗覆蓋在靈柩之上。
何應欽、白崇禧、徐永昌和軍令部作戰廳廳長劉斐。
很顯然,正如何應欽等人所言,蔣介石對公開打出清除共產黨的旗號,以至于與武漢公開分裂,另立中央,尚在猶豫動搖之中。
何應欽接令,見援敵已有李、程二將拒之,便無后顧之憂,全軍壓上,圍定七門;又選六百五十名敢死隊員,振臂謂眾道:楊賊坤如,負隅惠州,禍國殃民。
何應欽、陳果夫、谷正綱、蔣彥士等31人組成了*席團。
何應欽見之,大喜,取過棒槌,擂得戰鼓震天價響。
何應欽得到消息后,立即派劉建群、戴笠前往天津拉攏孫殿英,以阻撓馮、孫聯合,劉建群原是何應欽任南昌行營主任時的行營秘書,被指是他能上能下的心腹。
臧英年曾任何應欽侍從官,從軍界退役后移居美國西雅圖。
本來應按計劃進入浙江,但何應欽來電希望能先行籌撥部隊1個月的經費,計大洋50萬元。
下車伊始何應欽就盛贊了一句。
何應欽不狂嫖濫賭,不吸食煙毒,也沒納過妾,以當時軍閥的作派來對照,絕對可算得上是“廉潔正派”【造 句網】。
小槍王何應欽率兵強攻,怎奈城高墻堅,又有滾石檑木,火球箭矢,鋪天蓋地,一時死傷無數,無計可施,急告中軍。
如1959年何應欽70大壽,蔣介石親書“同舟共濟”壽屏相贈;1969年何應欽80大壽,蔣介石親贈壽軸,蔣經國一班人聯名代表蔣介石書贈祝詞,極盡溢美。
然而,當日方的小林參謀總長向何應欽呈交降書敬禮時,一向對日軍奉若神明也自甘對日本軍人矮半截的何應欽,居然起身答禮,引起一片嘩然。
中方代表、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中國戰區日本投降代表、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對華投降書上簽字,128萬余侵華日軍放下武器。
在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里,第三戰區呈蔣介石、何應欽、軍令部關于新四軍戰績的周報、年報、嘉獎也不勝枚舉。
何應欽一目十行,看完之后,汗流雙頰,這個陳詞里,最厲害莫過于“廠衛”。
這時候,勤務員來請吃飯,翁文灝和蔣介石就邊說邊向隔壁的飯廳走去,何應欽、張道藩、谷正綱三人正站在飯桌旁等候。
9月9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向中華民國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
1976年10月31日蔣介石9秩誕辰之際,“中正紀念堂”舉行破土典禮,蔣經國、蔣緯國、何應欽、谷正綱等人出席典禮儀式。
1935年,在天津的日本中國駐屯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和何應欽簽署了“何梅協定”,并限期實行。
辛亥名人中有瓊籍人士,更多的是當時叱詫風云的人物,汪精衛、胡漢民、何應欽等的作品同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