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孫中山社會主義理論即民生主義的主要內容是“平均地權”和“節制資本”,旨歸是消除資本主義弊端。
二、他一方面贊賞社會主義理論,吸收了一些思想形成了民生主義學說,同時也對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
三、康有為的世界大同理想和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就體現了現代化追求與社會主義選擇統一的意向。
四、“平均地權”是孫中山“民生主義”的內容之一。
五、1937年國民政府的土地政策,理論依據是孫中山的民生主義思想。
六、從民生主義到新民主主義,再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發展過程展示了現代性、烏托邦與社會主義選擇中的歷史關系。
七、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實際上是一個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社會經濟綱領,也是孫中山關于近代中國發展道路的基本構想,【民生主義造句】并且具有濃厚的民粹主義特色。
八、把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定性為“主觀上的社會主義,實際上的資本主義”尚有存疑。
九、孫中山所倡導的三民主義由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構成。
十、本文圍繞著發展社會經濟與選擇正確的社會道路,發展社會經濟與制訂各種建國方案這樣兩個方面的問題,分析孫中山的民生主義經濟思想。
十一、國民黨人反對帝國主義,認為帝國主義是導致戰爭的原因,主張實行民生主義。
十二、合作運動,不僅是國民政府以平和、漸進的方式改善農民生活,實現民生主義的一個手段;同時又是以“以黨治國”模式將其權力觸角向基層社會生活滲透的努力,以使其統治的合法性在鄉村層面得以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