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口如一,猶不失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出自:清·梁啟超《新民說·附錄》謂光明磊落的人,應該是心里所想的和口頭所說的完全一致。梁啟超
2、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3、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4、磊磊落落,獨往獨來,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出自:清·梁啟超《成敗》磊磊落落:謂心地光明正大。磊磊:原指群石高壘貌。落落:豁達開朗貌。獨往獨來:比喻不仰仗別人,無怕牽礙。謂男子漢應當光明正大。梁啟超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造 句 網-造句大全,幾千詞語的造句供您參考!
7、千里之行,鳥借風飛,魚借潮游。
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細節決定成敗美丑。
9、九層之塔,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變將來,從現在開始。改變現在,就是改變未來。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2、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民諺
13、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4、設道者易見曉,所以通凡人之心,而達不能之行。
15、學之行之而復疑之,此習矣而不察者也。故學禮所以求不疑,仁守之者在學禮也。
16、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17、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
18、有感人肺腑的感激之情,不如有默默的感激之行。
19、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
20、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21、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行,避實而擊虛。
22、既能成*,而又加之以仁義禮樂,成*之行也,若乃窮神知禮,德之盛也。
23、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
24、以切磋之誼取友,則學問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則道風日遠。李叔同
25、至誠之言,人未能信,至潔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行聲名,無余地也。
26、沒有樂觀的生活態度,旅游也會成為煩惱之行;沒有堅強的毅力,短暫的路程也會變成艱難的跋涉;沒有縝密的思考,簡單的問題也會成為難解之謎;沒有正確的思路,再好的機遇也會付諸流水。
27、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8、夫從南歷時而不反謂之流,從下而不反謂之連,從獸而不歸謂之荒,從樂而不歸謂之亡。古者圣王無流連之游,荒亡之行。
29、吾之與學者相接也,教無不可施。吾則因其所可知,而示之知焉;因其所可行,而示之行焉。其未能知,而引之以知焉;其未能行,而勉之以行焉。未嘗無有以誨之也。
30、驕傲使人落后,謙虛使人進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