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gentry;theofficialdom]原意是插笏(古代朝會時官宦所執的手板,有事就寫在上面,以備遺忘)于帶,舊時官宦的裝束,轉用為官宦的代稱??N,也寫作“搢”,插。紳,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帶子
縉紳大夫士。——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名達于縉紳間。——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縉紳士大夫。——清·周容《芋老人傳》
(1).插笏于紳帶間,舊時官宦的裝束。亦借指士大夫。《漢書·郊祀志上》:“其語不經見,縉紳者弗道?!鳖亷煿抛ⅲ骸袄钇嬖唬骸N,插也,插笏於紳?!直咀鲹|,插笏於大帶與革帶之間?!鼻逋鯌?font>《柳南隨筆》卷四:“故事:官批訟牒,必以硃筆點訟者姓名。其人或係縉紳,則用圈焉。”丁玲《母親》:“幾個還沒有下鄉去的老縉紳,維持城里的秩序。”
(2).見“縉紳録”。
縉的解釋縉(縉)ì〔縉紳〕古代稱官僚或做過官的人。亦作“搢紳”。赤色的帛。部首:纟;
紳的解釋紳(紳)ē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帶子,引申為束紳的人:紳束(用帶子束腰,喻約束)??N紳(舊時高官的裝束,轉用為官宦的代稱)。舊稱地方上有勢力、有地位的人:紳士。鄉紳。官紳。土豪劣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