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頒
頒
〈名〉
(1) (形聲。從頁,分聲?!绊摗北疽裟?
,意思是頭,漢字部首之一。從“頁”的字多與頭有關。( )本義:腦袋很大的樣子) 鬢 [temples]頒,一曰鬢也。——《說文》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頒白(指鬢發花白。同斑白)
◎ 頒
頒
〈動〉
(1) 又假借為“攽”。頒發;分賞 [award;distribute]
匪頒之式?!吨芏Y·大宰》。司農注:“謂班賜也?!?/p>
遂頒禽?!吨芏Y·小宗伯》。注:“謂以予群臣。”
以時頒其衣裘?!吨芏Y·天官·宮伯》
頒爵位?!抖Y記·禮運》
出御府珠玉玩好之物,頒賜王公以下各有差?!稌x書》
凡有頒犒,均給軍吏?!端问贰ぴ里w傳》
昔先皇頒僧保所貨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2) 又如:頒獎(分發獎品);頒賚(同頒賜);頒禽(古時天子四季田獵,將所獲獵物分賜群臣,稱為頒禽)
(3) 通“班”,發布;公布 [issue;promulgate]
頒,布也?!缎栄拧?/p>
頒告朔于邦國。——《周禮·大史》
秋頒學?!吨芏Y·大胥》
頒度量而天下大服?!抖Y記·明堂位》
(4) 又如:頒布(公布);頒詔(皇帝公布命令)
頒【戌集下】【頁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4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汾?!稄V韻》魚大首。亦衆貌?!对姟ば⊙拧肤~在在藻,有頒其首。
又《唐韻》布還切《集韻》《韻會》《正韻》逋還切,音班?!稄V韻》布也,賜也。《禮·明堂位》頒度量而天下大服。《註》頒,讀爲班?!吨芏Y·天官·大宰》匪頒?!对]》匪,分也。頒,讀爲班布之班,謂班賜也。
又《說文》鬢也。《正韻》頟兩旁曰頒?!睹献印奉C白者?!对]》頒,班也。頭半白班班者也。
又分也?!稌ぢ逭a》乃惟孺子,頒朕不暇?!秱鳌肺覡懻H舨幌?。汝惟小子,當分取我之不暇而行之。《釋文》頒音班。
又甫云反。
又《說文》通作朌。《禮·王制》名山大澤不以朌?!夺屛摹窎D讀爲頒,賦也。
又鳥名?!稉P子·方言》戴勝,自關而東或謂之戴頒。
又《揚子·方言》鋪頒,索也。東齊曰鋪頒,猶秦晉言抖藪也。
又古通先韻,連切,音邊。《蘇軾·澄泥硯詩》長安新硯石同堅,不待書來遂許頒。
頒【卷九】【頁部】
大頭也。從頁分聲。一曰鬢也?!对姟吩唬骸坝蓄C其首?!辈歼€切
(頒)大頭也。小雅魚藻曰。魚在在藻。有頒其首。傳曰。頒、大首皃。苕之華。羘羊墳首。傳曰。墳、大也。此假墳爲頒也。孟子。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此假頒爲?也。周禮。匪頒之式。鄭司農云。匪、分也。頒讀爲班布之班。謂班賜也。此假頒爲班也。從。分聲。布還切。按古音在十三部。符分切。一曰鬢也。鬢者、頰髮也。引伸之頰亦曰頒。玉藻。笏、大夫以魚須文竹。鄭云。文猶飾也。大夫、士飾竹以爲笏。按須乃頒之誤。故釋文音班。崔靈恩作魚班。知唐初故作頒。須無音班之理。魚頒者、謂魚頰骨。考工記注曰之而、頰
也是也。詩曰。有頒其首。證前一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