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
〈名〉
(1) (形聲。從水,朝聲。本義:海水的漲落)
(2) 同本義 [tide]
潮,水朝宗于海?!墩f文》
牛女為江潮。——《春秋·元命苞》
水朝夕而至曰潮?!冻鯇W記卷六水》
有江盜百艘,張幟乘潮,闌入內地?!濉?邵長蘅《閻典史傳》
(3) 又如:大潮,小潮;低潮;退潮;落潮
(4) 比喻大規模的社會變動或運動發展的起伏形勢 [tidal current;social upsurge]。如:風潮;工潮;學潮;暗潮;思潮;怒潮
(5) 氣溫變化或持續一段時間的炎熱或寒冷的天氣 [wave]。如:寒潮;熱潮
(6) 微濕,潮氣 [damp]。如:防潮;回潮;潮潤;火柴受潮了
◎ 潮
〈動〉
兩頰透出 [be suffused with]。如:潮面([某種氣色]涌上面部);潮紅
◎ 潮
〈形〉
(1) 〈方〉∶成色不足、質量低劣 [low]。如:潮銀(回過爐或成色不好的銀子);潮金
(2) 技術不高的 [inferior]。如:手藝潮
潮【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直遙切《集韻》《韻會》馳遙切,音晁。《說文》水朝宗於海?!锻醭洹ふ摵狻匪撸刂},隨氣進退而爲潮?!冻鯇W記》水朝夕而至曰潮?!痘蕵O經世》海潮者,地之喘息也。隨月消長,早曰潮,晚曰汐。
又州名?!稄V輿記》本南海揭陽地,隋曰潮州,唐曰潮陽,明爲潮州府。
又伺潮,雞名?!妒霎愑洝匪懦彪u,潮水上則鳴。
又望潮,魚名,出臺州臨海縣。《說文》本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