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柱
〈動〉
(1) 支撐。通“拄” [support]
且鰲足可以柱天,體必長大,不容于天地,女媧雖圣,何能殺之?——《論衡·談天》
(2) 又如:柱天(撐天;支天);柱地(立柱支地)
(3) 擋?。蛔枞?[stop]
內人共舉機以柱門,兵斫門,不能破。——《三國志》
(4) 拄 [lean on]
手把定筇竹,柱杖行田野,出村房。——《劉知遠諸宮調》
(5) 又如:柱杖(手杖)
(6) 另見
◎ 柱
〈名〉
(1) (形聲。從木,主聲。本義:屋柱)
(2) 同本義 [post;pillar;column]
柱,楹也?!墩f文》
剪屏柱楣。——《儀禮·喪服》。注:“所謂梁闇。”
東至于底柱?!稌び碡暋?/p>
散木也,…以為柱則蠹?!肚f子·人間世》
荊軻廢,乃引其匕首以擲 秦王,不中,中柱。——《戰國策·燕策》
柱以白璧?!啤?李朝威《柳毅傳》
(3) 又如:柱磉石(支撐柱子的基石);銅柱;楣柱;柱桷(屋柱和椽子);柱梁(柱和梁);柱棟(屋柱與棟梁);柱極(殿柱和正梁);柱楣(茅廬的立柱和前檐;柱和梁)
(4) 像柱子的東西 [sth.shaped like a column]
王以名使括(趙括),若膠柱鼓瑟耳?!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5) 又如:水柱;冰柱;花柱
(6) 另見
柱【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韻會》《正韻》直主切《集韻》重主切,除上聲。《說文》楹也。《廣雅》楹謂之柱。《前漢·成帝紀》腐木不可以爲柱。
又底柱,山名?!稌び碡暋窎|至于底柱。
又上柱國、柱下史。皆官名?!稇饑摺肪魻憟太暎贍懼鶉?。《漢官儀》侍御史爲柱下史。
又《前漢·禮樂志》柱工員二人?!对]》柱工,主箏瑟之柱。
又應劭曰:柱下史法冠,一曰柱後,以鐵爲柱也?!恫嚏摺お殧唷分峄菸墓?。
又《唐韻》知庾切《集韻》《正韻》冢庾切,音主。柱夫,草名?!稜栄拧め尣荨分?,搖車。
又《集韻》《類篇》《韻會》株遇切,音駐。與拄通。掌也,刺也。《前漢·朱雲傳》連柱五鹿君。
又枝柱曰柱。《韓愈·王適墓銘》鼎也不可以柱車,馬也不可以守閭。
柱【卷六】【木部】
楹也。從木主聲。直主切
(柱)楹也。柱之言主也。屋之主也。從木。主聲。直主切。古音在四部。按柱引伸爲支柱柱塞。不計縱橫也。凡經注皆用柱。俗乃別造從手拄字。音株主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