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枸
〈名〉
盤錯的樹根 [twisted roots]
故枸木必將待櫽栝烝矯然后直?!盾髯印ば詯骸?/p>
有木,青葉紫莖,…,下有九枸,其實如麻,其葉如芒。——《山海經》
◎ 枸
〈形〉
(1) 通“鉤”。彎曲 [crooked;curved]
故枸木必將待櫽括烝矯然后直。——《荀子·性惡》
(2) 另見
◎ 枸
另見
◎ 枸
〈名〉
(1) 植物名,即蔞葉 [betel]。胡椒科,藤本,近木質。葉互生,大而厚,卵狀長圓形。漿果肉質,綠黃色,葉可入藥。如:枸醬(即“蒟醬”);枸櫞(即“香櫞”)。枳枸,即拐棗 [raisin tree]
南山有枸?!对姟ば⊙拧?/p>
(2) 另見
枸【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韻會》俱羽切《集韻》果羽切《正韻》居許切,音矩。《說文》木名。《詩·小雅》南山有枸。《陸璣·草木疏》枸樹高大如白楊,子長數寸,噉之甘美如飴,蜀以爲醬。亦書作蒟。
又《正韻》忌遇切。義同。
又《唐韻》《集韻》古后切《韻會》《正韻》舉后切,音茍?!稜栄拧め屇尽疯蹤嫛!对]》今枸
也?!妒琛芬幻?img src="https://www.zuciw.com/d/file/spz/233cc.png" alt="??" class="wh16" />,一名地骨,服之輕身益氣。
又《集韻》《類篇》《韻會》居侯切,音鉤?!端斡瘛わL賦》枳枸來巢?!独钌圃]》枸,曲也,似橘屈曲也。《本草》枸橘一名
,人家多種爲藩籬。
又《集韻》恭于切《韻會》舉朱切,音拘?!稉P子方言》車枸簍。自關而西謂之枸簍。
又《韻會》權俱切,音劬。《山海經》下有九枸?!豆]》盤錯也。
又斷木。見株字註。
枸【卷六】【木部】
木也,可爲醬。出蜀。從木句聲。俱羽切
(枸)枸木也。可爲。出蜀。史、漢皆云枸
。詳艸部蒟下。從木。句聲。俱羽切。四部。按小雅南山有枸。毛曰。枸、枳枸也。枳枸卽禮記之椇。許於枸下不言枳枸。椇字亦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