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
〈名〉
(1) (會意。從二木。表示樹木叢生。本義:叢聚的樹木或竹子)
(2) 同本義 [forest;grove;woods]
林,平土有叢木曰林?!墩f文》
野外謂之林?!稜栄拧め尩亍?/p>
有鶴在林。——《詩·小雅·白華》
每大林麓。——《周禮·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p>
山中叢木曰林。林,森也?!夺屆?/p>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獣x· 陶潛《桃花源記》
蔽林間窺之?!肚H》
(3) 又如:竹木林;山林(有山有樹林的地方);深山老林;防護林;林落(樹林,叢林);林浪(林瑯、琳瑯、林郎。叢林);林麓(森林與山腳);林泉(林木與泉石);林錯(林中樹木交錯,形容眾多)
(4) 指野外或退隱的地方 [secluded place]
富貴還鄉國,光輝滿舊林?!獜堈f《和魏仆射還鄉》
(5) 又如:林木(指山林田野退隱之處);林下人(退隱之人。林,指退隱之地);林丘(指隱居的地方)
(6) 泛指人或事物的會聚,匯集處 [circle]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司馬遷《報任安書》
(7) 又如:林府(事物眾多之處);林藪(比喻事物聚集的處所)
(8) 郊外,野外 [surbur]。如:林坰(郊野。野外稱林,林外稱垌)
(9) 林業 [forestry]。如:農林牧副漁各行各業
(10) 姓
◎ 林
〈形〉
(1) 眾多的樣子 [various]
林者,眾也。萬物成熟,種類眾多也?!栋谆⑼ā?/p>
惟人之初,總總而生,林林而群。——柳宗元《貞符》
(2) 又如:林戈(如林之多。極言其多);林立(如同樹林一樣密密麻麻地豎立著,形容數量很多)
林【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沈切,音臨?!墩f文》平土有叢木曰林。徐曰:叢木,故從二木。平土,故二木齊?!对姟ば⊙拧芬辣似搅帧?/p>
又野外謂之林?!对姟ぶ苣稀肥┯谥辛帧?/p>
又山木曰林?!斗Y梁傳·僖十四年》林屬于山爲麓。
又《周禮·地官·林衡註》竹木曰林,水衡曰衡。
又《爾雅·釋詁》林,君也。
又盛貌。《詩·小雅》有壬有林。
又林鐘,律名。《禮·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鐘。《周禮》作函鐘。
又羽林,星名。應劭曰:天有羽林,大將軍之星也。林喩若林木,羽翼,鷙擊之意,故以名武官?!肚皾h·宣帝紀》取從軍死事者之子,養爲羽林軍,號羽林孤兒。
又綠林,荊州山名?!夺釢h·劉元傳》諸亡命集于綠林。
又姓?!缎兆V》殷比干後,避難長林山,因氏。
又平王世子林開之後,望出南安?!鸢础墩f文》林自爲部,棼、楚等字從之,今倂入。
林【卷六】【林部】
平土有叢木曰林。從二木。凡林之屬皆從林。力尋切
(林)平土有叢木曰林。周禮林衡注曰。竹木生平地曰林。小雅依彼平林傳曰。平林、林木之在平地者也。?部曰。野外謂之林。引伸之義也。釋詁、毛傳皆曰。林、君也。假借之義也。從二木。力尋切。七部。凡林之屬皆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