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堵
〈名〉
(1) (形聲。從土,者聲。本義:墻壁)
(2) 同本義 [wall]
堵,垣也。五版為一堵。——《說文》
環堵之室?!痘茨献印ぴ馈?/p>
止如堵墻。——《尉繚子·戰威》
(3) 又如:堵墻(墻垣,土墻。用來比喻密集的人群);堵垣(墻)
(4) 古代墻壁的面積單位,古代用板筑法筑土墻,五板為一堵,板的長度就是堵的長度,五層板的高度就是堵的高度 [measurement of a wall in ancient times]
百堵皆作?!对姟ば⊙拧櫻恪?/p>
(5) 又如:堵雉(墻垣的長度和高度)
◎ 堵
〈動〉
堵塞 [stop up;block up]。如:堵當(抵擋;阻擋);堵御(阻擋抵御);堵嘴(理屈而語塞;給人利益使其不說反對話);堵搡(方言。用話堵人,使人無言可對);把窟窿堵上;把老鼠洞堵死
◎ 堵
〈量〉
多用于墻,也用于其他物體。如:一堵煙塵;一堵墻
堵【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當古切《集韻》《韻會》《正韻》董五切,音賭。《說文》垣也。一丈爲板,五板爲堵?!对姟ば⊙拧钒俣陆宰鳌俄n詩外傳》原憲居環堵之室,茨以蓬蒿。
又懸鐘磬之名?!吨芏Y·春官》小胥半爲堵,全爲肆。《註》凡編鐘編磬,各十六枚,半懸之在一虡,謂之堵,全之在一虡,謂之肆。
又相安曰安堵?!妒酚洝じ叩塾洝飞先腙P,約法三章,吏民皆安堵如故。
又畜積之象?!肚f子·盜跖篇》欲富就利,故滿若堵。
又方語,若箇,這箇,兀的,曰阿堵?!稌x書·王衍傳》衍口未嘗言錢字,婦令婢以錢繞牀下,不得行,衍晨起呼婢曰:舉卻阿堵中物。
又姓?!蹲髠鳌粪嵱卸率濉?/p>
又《廣韻》章也切《集韻》止野切,音者。縣名?!妒酚洝堘屩畟鳌丰屩?,堵縣人。亦姓?!蹲髠鳌粪嵍屡?,堵狗。
又山名?!渡胶=洝房嗌綎|曰堵山,神天愚居之。
又水名?!端涀ⅰ范滤龆玛柋鄙侥?,源逕小堵鄕。《後漢·光武紀》岑彭爲征南大將軍,討鄧奉于堵鄕。
又《集韻》東徒切。同闍。城門臺也。
又時遮切,音蛇?!稜栄拧め寣m》闍謂之臺。闍,或從土。
堵【卷十三】【土部】
垣也。五版爲一堵。從土者聲。,籒文從
。當古切
(堵)垣也。儒行曰。儒有一畞之宮。環堵之室。注云。宮謂牆垣也。堵、面一堵也。面一堵者、謂面各一堵也。依鄭說堵與垣別。大氐散文則通。對文則別也。五版爲堵。詩毛傳曰。一丈爲板。五板爲堵。此五經異義所謂古周禮、古春秋說也。異義今戴禮及韓詩說。八尺爲板。五板爲堵。五堵爲雉。板廣二尺。積高五板爲一丈。五堵爲雉。雉長二十丈。何休注公羊取韓詩說。古周禮及古春秋左氏傳說。一丈爲板。板廣二尺。五板爲堵。一堵之牆長丈、高丈。三堵爲雉。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以度長者用其長。以度高者用其高也。諸說不同。鄭辨之云。左氏傳。鄭莊公弟段居京城。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三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古之雉制、書傳各不得其詳。今以左氏說鄭伯之城方五里。積千五百步也。大都三國之一。則五百步也。五百步爲百雉。則知雉五步。五步於度長三丈。則雉長三丈也。雉之度於是定可知矣。玉裁按鄭駁異義。取古周禮、春秋說。一丈爲板。計之適合。未嘗自立說六尺爲板也。迨箋詩則主用古說。參以公羊傳五板而堵、五堵而雉、而定爲板長六尺。鄭意公羊五板而堵者、高一丈也。五堵而雉者、廣三丈也。何注公羊取韓詩說。八尺爲板。五板而堵爲四十尺。五堵而雉爲二百尺。說各乖異。似古周禮、春秋、毛詩說爲善。高一丈、廣三丈爲雉。不必板定六尺也。許君異義未詳其於古今孰從。此云五板爲堵。古今說所同也。葢言板廣二尺。五板積高一丈爲堵而已。其長幾尺爲板、幾堵爲雉、皆於古今說未敢定。從土。者聲。當古切。五部。
()籒文從
。